卖辣椒的人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这辣椒辣吗?”怎么回答呢?说辣吧,怕辣的人,立马走了;答不辣吧,也许人家喜欢吃辣的,生意还是不成。一天没事,我就站在一个卖辣椒妇女的三轮车旁,看她怎样解决这个二律背反难题。趁着眼前没有买主,我自作聪明地对她说:你把辣椒分成两堆吧,有人要辣的你就给他说这堆是,有人要不辣的你就给他说那堆是。卖辣椒的妇女对我笑了笑,轻声说:用不着!说着就来了一个买主,问的果然是那句老话:辣椒辣吗?卖辣椒的妇女很肯定地告诉他:颜色深的辣,浅的不辣!买主信以为真,挑好付过钱,满意地走了。不一会儿,颜色浅的辣椒就所剩无几了。又有个买主来了,问的还是那句话:辣椒辣吗?卖辣椒的妇女看了一眼自己的辣椒,信口答道:长的辣,短的不辣!果然,买主就按照她的分类标准开始挑起来。这轮结果是,长辣椒很快告罄。看着剩下的都是深颜色的短辣椒,我心里想:这回看你还有什么说法?当又一个买主问“辣椒辣吗?”的时候,卖辣椒的妇女信心十足地回答:“硬皮的辣,软皮的不辣!”我暗暗佩服,可不是嘛,被太阳晒了半天,确实有很多辣椒因失水变得软绵绵了。卖辣椒的妇女卖完辣椒,临走时对我说:你说的那个办法卖辣椒的都知道,而我的办法只有我自己知道。其实销售的本质就是说服,说服对方购买你的产品和服务。
曾在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中国联通)市场部一线厮混。为期将近七个月。卖过几十块的电话卡,也卖过几万块钱一个月的国内国际电路。吃过五块钱的酸辣粉,也啃过几千块一盘的象拔蚌。跟市井小店的个体户可以就着啤酒吃烤串,跟连锁代理的老板可以干着名仕撮野味。抛开以前的经历经验不谈,在这七个月里,我开着车在珠海这个横跨不过60km的城市,跑了将近4万公里。勤能补拙这四个字,在任何职位都是适用的。再抛开手段不谈,销售的本质就是把自己认可的东西,介绍给别人。那么,前提就是我卖的东西,首先要得到我自己的认可。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我跟一些保险销售聊天的时候,会逐项问他是不是都买了他(她)自己销售的理财产品。这就是为什么卖酒的总是喝着自己的酒,卖茶叶的喝着自己的茶,连王传福(经人提醒确实记错姓了),都开着自己的比亚迪。当然了,王总也并不是销售,但是一个产品,如果都无法取得你自己的认可,我想,你也是卖不好的。这叫洗自己的脑。
我表姐夫,大学毕业,去了医院做药剂,做了两年觉得没前途,00年左右,出来做医药代表,一定客户积累之后,自己开公司,做代理,房车都有--事情讲到这里,可能会觉得,我表姐夫能力一定很强,销售能力一定很厉害,但他说这些倒是其次,有两个原因。1 他做医药代表的是一家出名的外资,相对比较强势,不一定要受客户气,医院每个月都有固定的量,公司进入了中国一段时间,不需要开拓,工作就是维护好与医院的关系,保证销量就行了。当时工资也不低。2 当年竞争并不激烈,利用外资这个平台,在省内各个医院人认识了很多人,有了人脉资源,做起代理来,做国产的代理,或者承包某个大制药厂的销售部门,就顺理成章了。现在嘛,他说竞争太激烈了,国产利润低,难做,没做了。
每个人性格决定他做销售的方法都会不一样。性格急躁猛烈的人,比较喜欢扫楼式,电话狂轰乱炸式,跑马圈地式的销售。性格温和,老实的人则喜欢长期服务,和客户成为朋友,处处为客户着想,深度维护型。性格高傲的人,则喜欢优雅,教导型的接近客户,善以大师,风趣,博学,时尚的手段与客户进行交往,善于高级销售。性格严谨的人,则是以专业,数据为武器,分析产品和市场,头头是道,给客户以专业的印象。等等。
个人的经历感悟,不要可以追求销售技巧,每一个人的性格不同,适合的方法不同。就我个人来说,也是三寸不乱之舌,口吐莲花。但是在客户关系上完败。因为当和一个人的交往是目的,需要回报的时候,我就发挥不正常。所以屡屡受挫。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那些你愿意去做,那些你不愿意做。有了这个后再去配合相应的技巧。
个人觉得技巧只是在了解自我,认识他人基础上的锦上添花而已,没有基础就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罢了,同时任何事情也要看情景的,活用方法也是关键,更是必须,总之一句话:了解是基础,灵活是关键,经验是核心,心灵是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