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次朋友聚会,为了不扫兴就留宿了,她们都知道我睡觉不踏实,留了一张床给我,大部分人都是打地铺睡沙发,然而我睡了没两个小时又醒了。就是那种感觉自己睡着了,但是精神意识很清醒,像是灵魂出窍了一样,身体变得很敏感,哪里都很痒。在床上翻来翻去,最后还是起来玩手机了。
当我们在不熟悉的地方睡觉时,我们的大脑左脑会处于警惕状态,而这时我们的右脑却是在悠哉地休息。并且,不止是我们人类,很多鸟类和海洋哺乳生物经常以这种方式睡眠,以应对突发的危险。所以从另一个方向来说,我们的生物进化机制使得我们保留了这种睡眠现象。
像这样在陌生环境里睡不踏实的现象,被睡眠专家们称为“初夜效应”。这可能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机制——一侧大脑半球在睡眠中保持相对警觉,充当“守夜人”来防范潜在危险。一旦侦察到不熟悉的动静,守夜的这半边大脑就会唤醒睡觉的人。
可能只是对睡觉环境有要求吧。我不能和除我妈以外的人睡一张床,超过两个小时。而且要睡软枕,除了睡衣以外不能穿其他的,所以从不留宿朋友家亲戚家。但是高中跑校时,中午和闺蜜一起睡闺蜜的床,还是能睡着的,不过就半个小时。
当你不得不在陌生环境里过夜的时候,睡不踏实是因为你觉得不安全。换个陌生环境就睡不着这事儿,在学术上叫“第一夜效应”。而到了第二天晚上,人对睡眠测试环境熟悉了很多,于是就睡得比原来沉一些了。
我们中只有一半的人可以在一个不熟悉的地方进入深度睡眠阶段。那么另一半的人呢?则会出现我们所说的“初夜效应”,我们的大脑会“保持警惕”来保护我们自身的安全,以应对不可预计的潜在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