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有不同类型是病理学家、免疫学家卡尔.兰德斯泰纳(一八六八—一九四三)在一九○二年提出的。他曾从自己和五位同事身上取得血液样本,合成三十个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他发现有的样本成功混合,有的却发生凝结(黏在一起」。他於是领悟,每个样本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有两人的样本,红血球上有一种称为「Anti-gen」(抗原)的物质,他於是以「A」作标记;另外两人的样本,另有一种「抗原」,他依字母顺序,以「B」作标记;只有一人的样本,A抗原和B抗原都没有,但血清中却有两种抗体,他自己的血液也是如此,他於是以「O」(表示无抗原)作标记。后来,他发现有一群人的血液,既有A抗原,也有B抗原,他便叫它做AB型。
O型血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因为其血液中含有一种能促进血液流动,降低血栓凝结的化学成分,所以流淌着这种血液的人本身就对疾病具有自然抵抗力。对于疟疾、胃癌或肝癌的耐受性也比较强,就算得病了也比较能抵抗。O型血的人也比较不容易罹患阿兹海默症,英国大学曾经扫描调查了189人的脑部,发现O型血人的大脑灰白质比较多,灰白质就是人类智能的大本营、头脑运算处理的中心,O型人在小时候容易生成灰白质,年老之后就没那么容易患阿兹海默症。并且,O型血人罹患血栓的风险也比其他血型的人低30%,在血型中占很大优势。
ABO血型系统是1990年奥地利兰德斯坦纳发现和确定的人类第一个血型系统,该系统是根据凝集原A、B的分布进行血液类型划分的。根据红细胞表面只有凝集原A的为A型血,只有凝集原B的为B型血,同样,A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血型为AB型,相反皆无的血型为O型。红细胞表面的这种凝集原是一种抗原,与血清中的同名凝集素相遇会发生红细胞凝集,而A型血的血清中是含有抗B凝集素,因此,不同型的血液一般不允许混合,只能相同类型的血液互输。若输血不合会使输入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引起血管阻塞,引发溶血,造成危害。
O型血这种人的优势是从血液里面渗透出来的,首先O型血能够适应其他3种血型,能够和其他三种血混合,在生活中也是这样,O型血的人能够和其他三种血型的人融洽相处。O型血的乐观积极开放,是有生理基础的,一个人如果内分泌不好,身体总有一些淤堵,那么他也是开心不起来的,生理和心理是一个相互影响的二元循环关系,生理越好、心理越好,心理好,又会反馈到生理上去,形成良性循环。
实际上O型血的标签不仅仅局限于万能血型,所谓“万能”只是因为这种没有A抗原和B抗原的血型能够兼容其他种类的血型而从生物学角度命名的。从血型性格角度来讲,其实O型血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美的,比如说,O型血的健忘症,O型血的心理的冲动性,因此不是万能,当然也会有缺点。其实每个血型性格的人都有缺点,都不是万能的。说O血型万能只是片面的理解罢了。
o型血只是红细胞表面没有a,b抗原,但是其血浆内含有a,b抗体,随意输入会导致不良反应,临床上除了常见的abo血型,还有rh血型,更别说其他例如lewis血型等等等,临床所有用血都必须经过交叉配血,所以o型血洗涤红细胞可以在主侧配型成功后,输给A,B,AB患者。rh阴性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rh阳性,反之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