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原是中国人大年三十年夜饭后,最期待的一档节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他的期待已大不如前。这倒不是节目本身从编排人员到演职员不尽心努力,而是人们的口味变了,欣赏水准也和以往大不一样了。再加之现在媒体众多,可供人们选择的娱乐类节目和途径也多,大大地冲淡了对春晚的期盼程度。就我个人而言,这几年几乎没完整地看过一个春晚,即使看个一鳞半爪的,也几乎没有发现什么笑点,给人的感觉内容大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引起共鸣的地方甚少。总的看法是春晚在走下坡路,收视率大不如前(很多是电视开着,没几个人在看,倒是扑克、麻将人众多)。现在春晚让人传唱的歌越来越少,让人们记住的,口口相传的包袱笑料也凤毛鳞角。春晚还需要往前"走二步"!
说实话 现在很少会坐在电视机前 ,从头至尾的看完春晚了 ,一般来说很多家庭都是把电视打开,放着春晚热热闹闹的 ,然后该打牌的打牌, 该玩手机的玩手机 ,好像跟大家都没什么关系,其实如果说像现在来讲的话 ,春晚更多的像是一种符号,代表着过年了 ,我觉得就是这样的。 因为现在这个社会,信息各种发达 ,也不是像过去那样,要看个明星听首歌都很难,现在网络什么歌曲听不到呢,什么明星看不到呢 。老百姓们,特别是年轻人们 ,对于这个春晚的节目的期待感就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但是不管怎么说, 春晚就像是过年一道必不可少的大菜一样 ,你可以不吃它 ,但是呢 ,它就得有,这才是过年。
其实,我对春晚的态度,就像我对春节的态度一样,也是因为过去的过年,就是过年,年夜饭就是年夜饭,春晚就是春晚,那跟现在一样,每天都是年夜饭,有甚者吃的比年夜饭还好,春晚也是,现在的娱乐节目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弄的人都有些审美疲劳了,那还提得起心劲看春晚,不过可能是年纪大了,我现在吃年夜饭看春晚,实际上是为了陪家人,管他好看不好看,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这就是春节的最美好的概念,你觉得哪?
为什么现在我宁愿看电脑,都不愿意看春晚呢?这也是我对春晚的一种失望吧,自从长大以后,慢慢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流行歌曲,当春晚的歌曲不在吸引我,相声小品越来越不好笑,语言类节目也不吸引我,那就不用再说歌舞和京剧这些本来就吸引不了我的节目了!所以慢慢的,我就不再看春晚了吧!而且,我由于对春晚原来有的记忆太深,太美好,所以我更极端的,基本上就不看,是不想让现在的春晚,抹掉我童年美好的回忆!
十几年前喜欢看春晚,甚至至今觉得那时候的春晚无论是节目还是演员都是很经典的,就是因为那时候科技不够发达,除夕夜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和家人在一块看春晚,这也是童年的味道。现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快速,智能手机人人都有,灵活性很大,而且吸引力肯定是要比单一的电视节目强很多。
前几年家里就只有年轻一代会使用智能手机,但是现在不一样,现在长辈、平辈、晚辈都会使用智能手机,而且很多长辈或者父辈玩手机很在行,丝毫不亚于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在除夕夜这样的关键时刻,互相发祝福,拼手速抢红包的吸引力自然是要大于春晚节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