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炊事兵退伍的,退伍之后在饭店上了三年班,就自己开饭店当老板了,说真的自己当老板真累,早上五点多就得起来去进菜,进菜的时候还得和小贩讨价还价,回去了就开始准备上午的凉菜,热菜配菜,和面等等,我媳妇在我回来后开始打扫卫生,俩人都忙了不可开交。到中午了忙还行辛苦点但是有钱赚,也高兴,可就怕不忙挣不到钱,心里也是着急呀!我媳妇怎么说我呢,开了两年饭店钱没挣到,白头发到是不少了,我说没办法!到了第三年我媳妇怀上了我家丫头了,我们才把饭店关掉!现在我在我们小县城里,给人家饭店当厨师,我感觉现在轻松多了,一个月5-6千块钱,每天都不用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一天天只负责把我炒的菜做好就行,干了三年提了一辆别克英朗,我感觉这样得生活也不错,等在过两年我家孩子大点了,再试着去开个小饭店!
打工始终是打工,是给别人干活,听老板的安排,是服从型,没得发展前途。老板是管理指挥型,平时做好管理安排就好的了,发展前途大,好多大老板都是从小老板成长起来的。认识一个身价千万的老板,创业时给中学的学生卖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学校的教学环境较差,学校没得围墙,学生是敞放,这为他卖饭提供了方便,每天早中晚三餐,每当下课吃饭时,就把饭煮好放在北背篓里,背到学校去卖,开始资金积累,做了几年手里有了钱 就开超市,现在也在县城开了几家超市,身价千万的大老板,因打工的和老板没得可比性。
当然是执行力的差别了,这点可能要把大老板和小老板分开来说,大板不用每件事亲力亲为,当然就要对他的凝聚力,用人之道的能力提出高的要求,我们估且不谈,小老板做事情呢,必须按计划在一定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到位做透测了,要搞好脑袋,屁股和脚的程序关系的连续性。脑袋想到决定做了,屁股马上就要离开椅子,脚马上就走动起来!就象我常讲的一句话:做了就有50%的希望,不做就是0.也就是说想法和行动要衔接好,连贯上.而千万不是想得天花乱坠,最后纸上谈兵!
打工和创业本质的区别在于心态,很多人会认为打工是和老板做事,只要过的去就可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对于老板和个人来讲都没有对与错。但是如果自己计划以后创业单干的话就要考虑自己在给老板打工的时候多去学习和思考,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这样自己出来创业的话成功的几率也会大大提高。自己创业因为是自己的事业,所以会十分上心。凡事都要考虑,去负责。一旦有所损失都要自己去买单。打工公司有失策后面还有老板顶着。所以本质还是心态上的问题。
我觉得老板与打工者之间是决策力上的区别了,当老板必须有正确的决策的能力,知道自已前进的方向,知道哪个项目市场前景好,知道哪些客户有开发的价值哪些客户没必要理睬,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理儿要心里坚持的,知道哪些精力用在事业上哪些时间用在感情上的。而员工呢,只要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做好本职的工作,与丈夫或者是老婆处理好关系,辅导好孩子的功课就好了。
首先是心态上的区别:当老板必须对生活有更高的追求,有强烈提高生活质量的欲望,而员工则是生活达到温饱的水平就可以了,在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做为员工你就要安于,满足于这种现状,不满现状的跨越那道门槛儿做老板,不做老板就要当个快乐的员工,千万不要有诸多的借口来怨天尤人,诸多的困难来使你驻足不前,活在这种矛盾当中你的人生将会痛苦并痛苦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