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中国老年人这一代人都是过过苦日子的。往上溯五六十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正在进行建设各方面都不是很富裕,所以人民生活也不是很富裕。尤其是农村,那个时候农村范围还是比较大的,城市也没有进行过多的建设。所以许多人的生活都比较艰苦,在长期的艰苦中,他们形成了这种极其节俭的习惯。
同时这一辈人也是国家建设的主要前辈和国家发展的见证者,他们深刻的体会过,幸福的来之不易,因为懂得,所以珍惜。
中国的老年人,大部分都是属于闲不下来,享不了清福的那种,他们忙忙碌碌了一辈子,突然让他们清净的享福,还真是有点不习惯,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因为不想给孩子们加重负担,现在社会压力本来就大,自己孩子也有自己的家庭要养,所以他们选择在自己还有劳动能力的时候尽可能的减轻孩子们的负担,可怜天下父母心!
中国的老人受到古代传统思想的影响,都几乎有着一种奉献精神偏执的风险精神,觉得自己只要还能动,就为自己的儿子孙子重孙子操心,因为他们觉得孩子们都要老人的帮助了,他们没有想过你的儿子他已经成年了,他是可以有自主能力的,不需要你操心你的孙子,有你的儿子,照顾你的孙子,更有你的孙子和你的儿子照顾,所以你不需要操那么多心,他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是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它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改变的。
什么是享福,这个问题在各个年龄阶层是有的,不同的答案的,年轻人以吃喝玩乐,感觉到幸福,中老年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健康的身体和谐的家庭,这才是一种福气,为了这种福气,他们往往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甘当孺子牛,直到春蚕到死丝方尽
在他们那个年代是很少有人享清福的,大部分的他们劳累了半辈子。等到老了,也就习惯了不清闲的日子。所以,让他们晚年享福,他们会觉得是被剥夺了一种权利。所以,当儿女的要尊重老人的意见,尽量让他们做他们喜欢的事情。
中国的老年人之所以拒绝享福,是因为他们已经忙碌了一辈子,所以他们习惯了忙碌的生活,特别是以前的生活条件比较差,所以他们从小开始就养成了一种劳碌的习惯,退休的清闲生活反而让他们不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