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苦恼可以称之为“被动沉默”的困扰:在社交场合中一开始说话,就会容易陷入紧张焦虑,在意周围的目光;这些被动沉默者,往往因为实在太难与他人自然交流,所以总会否认自己:我不会说话,我只能尬聊,我在别人面前太容易紧张了...最后只好退缩回去,收回要表达的心。看似是主动选择了沉默,其实都是被紧张感逼着,被动地成了一个社交孤岛。
只是觉得跟别人没什么好说的,说什么都避免不了的重复无聊自作聪明做作和愚蠢。年纪越大就越不想说话,不再总是急于表达渴望心情被理解想法被肯定。宁愿一个人消磨时间做点儿什么取悦自己,也不想多说半句废话。独处总是不会出错的。
渴望表达是人类天生的一种能力和需要,而不敢表达的人往往意味着——在他们早年与养育者的互动中,遭遇过表达创伤:表达出了自己,但是没有人理睬;或是,经常被人否定或嘲弄;或是,总是被人不接纳甚至攻击...
可能有些人看淡了这个社会,他们就会沉默寡言,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或许脸部的表情就可以说明一切。当你发现和别人价值观严重冲突的时候,真正有内涵并且知道自己正确的人,会保持沉默,只有无理者才会大肆喧哗。
我保持沉默的理由有,除了以为自己是少数,也会觉得说出来也不会被理解,担心别人对自己对看法,没有十足对证据害怕说错等等...但是这些,我想,统统是缺乏正常的人际交流心态和好的交流能力的表现。
每个人奉行的为人原则不同,我坚持认为,无论世界让你多失望都应该坚持真诚待人爱人的勇敢。 所以我还是做不到在沉默尴尬时装作不知道,所以朋友聚会我还是会把手机放下,讲讲笑话、闹闹气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