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新闻应该是纯粹的、客观的、公正的、不带个人观点和色彩的,让当事者说出心里的话,让公众了解新闻背后的真相缘由。现在的新闻很自由但也大部分都很主观,总是在事件之后做一些很“义愤填膺”的评论,其实是哗众取宠。每个人对事情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新闻要做的就是让人们了解这件事,至于怎么看纯属个人观点。
《看见》作者柴静在自序里告白:“我写这本书,写的是自己的蒙昧,我怎样试图去摆脱这个蒙昧的过程,是我自己对自己的启蒙。实际上,我写的是启蒙何等困难和启蒙永无止境。如果有人看到这书,他觉得有些共鸣,觉得我跟他有相似的境遇,有心灵上的感悟,那可能就是好的”。
这部书还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行业的真实工作状态,在叙述的过程中抽丝剥茧般揭示了新闻工作的真相。这是一个大部分人并不熟悉的行业,然而阅读中我们也体味到这一份工作的辛酸苦辣,同事间的情同手足、恩怨悲喜。极富张力的文字间流淌的情感不时让人热泪盈眶。
捧读整本书一页一字的看过去,当合上最后一页时, 还舍不得结束。掩卷长思,二十章,二十个故事。带给我们不仅仅是感动和沉重,更是一次自我审视和心灵洗礼。柴静那种“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态度,或者也是适用于我们每个人的吧。
这是一本我迫不及待想要第一时间拿到手的书,这是一本每隔几年就想找出来再翻看一遍的书,这是一本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让我静下心来读进去的书,这更是一本每当我迷惘时都能从中找到心灵慰藉的书,作为一名女性读者和观众,我就是非常的喜欢柴静!
柴静用坦诚的语言,陈述了自己的十年成长路, 让我们感受到了有血有肉的作家。她深入一线,冒着生命危险给我们带来的事件真相,她的经历 ,她的采访,带给我们每个读者震撼和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