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中毕业就辍学了。那时候家里穷,还有十多亩地需劳动力去耕种,也只好听任命运的安排。在农村干了几年农活,总觉得就这样下去有些不甘心,正好九十年代初期我们那里买汽车跑运输的多了起来,想着以后开车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工作吧,于是就东挪西借凑了一千多块钱去驾校学了一个大货车的驾驶本,对于一个农民来说算是有了一门专业的技术了。一年多后,实习驾照转为正式本,我便开始了我的开车生涯,用开车挣到的钱来改善我的人生。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已经年过半百,但是,我这么多年就是凭着开车这个技术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虽然谈不上富有,但是勉强还过得去。最起码衣食无忧。从这点来说,一个人有一门专业的技术是很必要的,起码用不着老为明天,明年去干什么工作挣点钱而发愁。
老实说:我所学的专业对我后来的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奠基石”。我学的是普师专业。我觉得在学校学到很多东西,最有用的主要在四个方面:音乐知识、汉语拼音知识、写作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我是从社青参加高考被录取到师范学校读书的。以前读书时正赶上“十年浩劫”虽然自己算得上是比较用功读书的,但无奈整个社会氛围的影响,没学到什么知识。对于教育教学所需的汉语拼音、写作知识十分匮乏,更别说音乐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了。进入学校后,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才学到了尽可能多的知识,为适应后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所以我在此要郑重地感谢读书时的老师!
我喜欢文学,如果让我自己选专业,大学肯定得选中文,然而,因为当时有个亲戚在银行,为了能够顺利找到工作,所以选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金融学(货币银行专业)。大学四年懵懵懂懂的过来,也如愿以偿进入了银行工作,不过在内心里我是一百个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工作之余,我还是会写一些文章出来,鲜有与本专业有关的内容,在我的概念里,激扬文字才是我的天赋所在。跟经济打交道,让人的心好累。
我是学英语专业的。受西方文化人文影响较多,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我由一个天性腼腆、胆小怯懦的人变成了一个果敢胆大,追求浪漫自由的人。所学英语专业也让我受益匪浅,打开了我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学习并了解到异国人民,异国文化风情,从中学到很多知识,也体会到专业所带给我的种种快乐和满足感!
专业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敲门砖,除此之外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上警校,以为会去公安或者司法系统工作,所以专科以后读了本科,但我所学的专业就业特别窄。但却挤破头进去的人太多,所以没有我什么事情。但是至少能参加考试。
我现在的工作和在学校里学的专业完全没关系,怎么说吧,当初学的东西我完全不感兴趣。后面我才深深的明白,跟着自己的兴趣走才是最好的。学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等于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