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普通话,也有方言,是好事,我用的有古汉语残音的母语和现代话跟本一字不通,在外地工作时总是被别人欺负了,母语就是在外地打拼时和老乡之间的安全密语,可以当老板的面和老乡谈论工资的事,老板听不懂,,老板说家乡话是北方话,北方话需好交流,但是难以保密,还是家乡是语方言最好,江南以南的方言,很多都可以做为密语,普通话是可以学的,方言也不能丟
方言是一个地方文化的基础和载体,是人们对于本土的一种认同感、归属感。以广州话为例,没有了广州话,就没有粤剧,就没有粤语歌,就没有广东音乐,就没有了广州话文字等等,每个地方要有自已的特色和差异性,文化才能丰富多彩。没有广州话,你看西关大屋、骑楼街也没有了味道。
粤语(广府白话)不同于普通所谓的方言,谈及粤语,只有发展,没有保护的说法,其他的真正方言,需要保护,因为很难保护,没有系统语法,发音,与汉字无对应读音,怎么保护。粤语就大大不同,粤语有独立的,系统完整的发音和文字系统,所以粤语只有发展,不断向前发展。
方言一样是中国古汉语的分支,和普通话是如同兄弟的关系;方言的多样性体现了中国文化风俗的多样性;并且,研究方言可以研究古代汉语的变革,研究古代音韵和现在音韵的关系;所以,不能只一味的为了推广普通话而打压方言,两者没有利益冲突,只有裙带关系。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愿意教孩子方言,跟孩子日常说话用方言,别认为好像小的时候要教他普通话其实没必要普通话学校会负责的,因为在我们这学校是不允许讲方言的,如果你家里还不跟他讲的,他就真的不会了,方言就真的灭了。
方言进学校,满足的只是上一代人的“乡愁”,对孩子而言乃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戕害。无论课堂之上,还是课堂之下,都不应该成为方言的存身之所,学校需要维持一种好的语言环境,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普通话和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