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目的不是为了抬杠,不是为了争论,不是为了张扬个性,不是为了凸现纯真,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学问,不是为了暴露对方的无知、浅薄,不是为了交恶,不是为了断交,不是为了招惹是非,不是为了挑起祸端。”这是艾跃进老师在口才与社交礼仪课上讲口才的八大理念时重点强调的一段话,课本中有,还要单独拿出来,念一遍,再做大段解释。能巧妙避开这些问题,说话的水平大概就可以提高一大步。
面对“生人”和“熟人”,备好两套聊天系统。当这两种人都出现在一个饭桌上的时候,对熟人要略收敛,对生人要多问询,只有掌握了必要的基本素材你才能判断这个人是一个严肃的人,还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拿捏尺度会更准确。不能因为有熟人在场表现得无所顾忌,最终往往是丢了朋友的面子,也丢了自己的。
不做闭环回答,把话头丢回去。大部分人在提问的时候,都会选自己比较擅长的部分,把他问的问题抛给他,对方很开心,你也乐得清闲。中间你只需要加一些,“是吗?”“啊?”“后来怎么样了?”这个话题就估计会聊很久。不懂没关系,没有什么比告诉一个不懂,却表现得很有兴趣的人讲你擅长的事,更让人开心的了。
专注事别专注人。要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上。而不是集中到讨别人欢喜上。当你具有强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时。他们这些人就会围着你转的。留人失地,地而复得。留地失人,人地二失。别人愿意和你做朋友,是因为你对他有用,能帮他解决问题。而不是你说话有多漂亮。
我一回家,我舍友就说,觉没觉得家里整齐许多?我还没来得及发现,随口说,你的功劳呗她说,我把家里桌子啊都收拾了一下我无语桌上大多是我的东西,你直接就是把我的东西都扔到桌下了呗,一看还真是!口才好就这样吧把你气的心肝疼,还得感谢人家。
多与不同的人交流,多观察人们在聊天时的各种反应,在聊天的时候,有些话是需要去解读的,而不是只看字面意思。总之,这玩意儿需要你去琢磨,去细细感悟。毕竟,说话是一门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