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会谈的小贝呀,自带光芒的一个土澳小伙,听他说话,辩论,完全是一个中国人的姿态思维和语气。
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能近距离看到中国人大脑瞬间短路,发生认知失调。比如我以前抽烟的时候,经常去便利店买烟。有一次进店直接跟老板说“你好,我要一盒儿中南海点八”。他是背对着门的,边说“好嘞,十块钱”边转身,结果看到一个老外站在他面前,就本能地在周围找“诶,人呢?”但是我看了看便利店里,当时明明只有我一个人。
我觉得我有必要说一下部门非洲外籍员工中文非常好,打电话基本上听不出是老外。大山什么的弱爆了。2005年某晚,加班中,中方同事便出道难题问:瓦特,你知道’一不做二不休’的意思吗?瓦特想想,云淡风轻的答道:一代表领导,二代表员工就是我们。领导从不干活,我们却要加班不能休息。
我有一个同学非洲人,在中国被收养的,所以中文贼6,但是...他和我说过一句我至今难忘的话,英语真难学。
我觉得我有必要说一下。以前在大理一个客栈工作的时候。某天来了个人,当时客栈门关着,他隔着门在问话。对话几句后,我打开了门,看到一个金发老外我都惊呆了,这普通话比很多大理人还溜啊。后来交流后,我才知道他来中国差不多20年了,对大理的熟悉超过了很多云南人。一开始我对他很有好感,因为他中文说的太好,可以无障碍对话。但深入了解后,我就十分讨厌他了,因为他太人精了,比中国人还人精。他可以熟练的运用中国的规则,同时又深知自己是外国人在中国的便利性。
有次和朋友爬八达岭残长城,人不多,我们回程的时候在一个阴凉的地方野餐,正好过来一个白人中年人,我闲着没事主动跟他聊了两句,用英语聊的,哥们英国威尔士人。聊着聊着他问我这个长城怎么这么破?我回头问了一句李自成当时建的国号什么来着?哥们接了一句大顺。字正腔圆北京味,我用中文说你能听懂啊,他说能啊,我爸外交官,我八几年就来中国了,后来一直没走。我说嗨,早说咱俩说中文,英语说的我好累,哥们说我以为你要练口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