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毕业的时候,由于家境不好,虽然在大学里成绩各方面都不错,但依然没有在家乡找到好单位,而我也不喜欢依赖别人,所以一个人来到温州。记得当时初到温州,一下车,四顾茫然,在十字街头,有一种不知何去何从的感觉。然后不巧的是,由于缺乏外出的经验,钱包和证件都被盗窃一空,还好那时工厂里还有包吃包住的工作,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一个普工,类似于清洁工之类的。当时我一个大学生,按理说做这样一份工作,我应该是自暴自弃才是,但是相反,我没有,我不仅认认真真地把那个普工的工作做到的极致,以至于做完一个月后,那个厂的老板都过来找我了,因为他开厂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碰到过像我这样优秀的普工。然后在跟老板的交流过程中,他知道我是个大学生,而且看我人品不错,做事认真,就立即把我调到他身边,半年后我就成了那个厂的行政经理,当时我才21岁,可以说是那个厂最年轻的经理吧。我之所以把这段经历说出来,就是告诉大家,在异乡打拼,只要努力,一切机会都是有的,不要以为在异乡,就是一个外来人,你把自己当主人公,把异乡当成故乡,相信终有一天,你也会和我一样,在异乡干出一番事业,并且在异乡安家立业。像我现在就在温州买了房子和车子,我的爱人也在温州,可以说温州对我来说,已经不再是异乡了。
我家五七年山东发洪水,给烈士后代开了准迁证,我们家金乡离商丘还有一百八十公里,父亲挑的筐扁担前面坐的是我大哥,后边是二哥和行理,我娘快临盆了肚子好大。上了火车上一路往西走,老乡们路过河南也是逃荒人多,都知道陕西是个好地方,夏凉冬暖,过了山西再过黄河大桥到陕西了。车上人陆续下了车,遗落在华阴大荔宝鸡等地,我们家在宝鸡下了火车,己经到陕西最西边了,往凤翔县来投亲,九十里路走走歇一会饥寒交迫,水米末进,街上那时候还有卖燕窝汤的,大人小孩只能干看着咽口水。哥们一会问:“咱家在那里呀?那里是咱家呀”,我爸爸是当兵出身有的是气力,也扛不住千里跃进大西北,闯天下来。到了地方动了胎子我三哥出生不到满月也夭折了,从此开始了农村不要城市不要的城乡之间生活了。
这次寒假,我去苏州体验了打工的辛苦,到呢之后呆个一两天还可以,如果时间久了还是特别想家的,不过每次我想家的时候我就会自我安慰,给我自己说我来这里是为了挣钱的,等挣了钱就可以回家了,还有时候在那干着干着就想到家里的各种好,想着家人是不是在家准备年货啊,想着他们在家忙不忙啊,越想越伤心。不过我觉得让自己出去锻炼锻炼还是好的,这样可以体会父母的不易,可以让自己更加努力的学习,体验社会的感觉和那种竞争力。但愿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要面对的可能是很长时间见不到家人,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前或许读书什么的也离开过家人跟亲人,但是一个礼拜或者一个月也能见面一两次,外出工作情况可能就不同了,有的很多外出打工的甚至一年到头也难得回家一次,一边是父母的思念,一边是你的辛勤汗水,没办法,这就是生活。
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走西口闯关东,说的就是离开故乡去异地打拼,都是表达了离开故乡之前对故乡依依不舍,割舍不下的情,亲情,爱情,友情十里相送,三步一回头,饱含泪水,目送远去。是对离开故乡去异地打拼的真实写照。
离开故乡,漂泊他乡,怀揣自己的梦想,风里雨里,迎难而上,坚守自己的渴望。心中有苦,心中又累,默默抬头仰望星空,饥饿难忍,寒风刺骨,强装笑颜面对生活。人情冷暖,备受指责,放下尊严,认清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