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从老人角度,新闻报道了越来越多的为老不尊的坏老人抢座的问题,并且社会一直有是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的话题,潜移默化影响着社会舆论和市民心理。第二老年人坐公交是去干什么?他们通常拿着免费公交卡,在上下班高峰去买菜,去公园锻炼身体,而跟他们一起挤车的是每天疲于奔命的上班族,早上挤晚上挤,上班族有的辛苦一天,好不容易占个座休息,也可以理解不愿意让座。
现在的人为什么不像以前的人那么愿意给老人让座?应该说有那么一小部分老人给社会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以前新闻报道过老人摔倒后,好心人扶一把反而遭到质疑。还有一些跳广场舞的大妈们的高声音乐影响了孩子学习,也影响了年轻人的休息时间。这些负面影响给年轻人的心里造成了一个阴影。当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是这样,还是讲道德受人尊敬的老人多。希望年轻人尽量做到敬老爱老,公道自在人心。
3月23日,一名老太太上车,当时车上已经没有座位了,老太太直接走到小学生面前,要让小学生给她让座,小学生年纪小没经历过便起身把座位让给了老太,老太坐在座位上还不断骂小学生,而且还动手打了小学生,扔掉小学生的书包,甚至还大骂小学生,引起公愤,据了解孩子的父母已经报警,打人老太还未找到。从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为什么越来越少的人选择给老人让座。
真的是不愿意让,就说说我自己吧,单位离家比较远,坐公车的话整个车程下来一般都是四十分钟,差不多就是始发站到终点站,往往过了始发站两三站公车上基本都是人挤人更别说有空位了,假如我在始发站上车然后给老年人让个位置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四十分钟一直到我下车基本上我就不可能再找到位置坐下了,要在那么拥挤的小环境下站四十分钟真的是很难受的一件事情。
不是乘客道德水平逐渐下降,而是大家对尊重老年人的认识变化了。社会不是变得冷漠了,而是人们要承担的责任多了,需要考虑自己时候多了。我们每天,起早贪黑,四处奔波养家糊口,自己上有老下有小。一旦自己乘坐公交出事受伤,一切负担和痛苦都要自己承担。如果自己给老人让座,被让座的老人不会为我们担忧解难,也许更可恶的是有人浑水摸鱼,捡拾自己财物据为己有。我们自己乘车安全比照顾这些老人更重要,何况他们每日频繁乘车,多数不为正事,我不会为他们让座。
现在因为给老人让座的“负面”新闻太多,不少人都心想,我也是买票坐车,我有权坐着,让不让座,全凭我的个人意志。任何人不得侵犯我的合法权益。我让座,就是应该的,得不到感谢;让的动作慢了,还被老人责骂;如果不让,就是大逆不道。反正年轻人怎么做都是错,索性我不遵从你们老人眼里的游戏规则,爱咋地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