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能忍受的算是河南这边的气候了吧,雾霾真心好严重,和家里那边真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印象特别深刻,在刚来这儿的时候从新郑机场下飞机走出机场的那一刻其实我的内心是绝望的,你可以想象,当时的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一无所知,背着书包,手里还推着一个行李箱,就这样不可思议地望着这块灰蒙蒙的天地,张大着嘴巴一脸懵比。
刚到进大学的时候,完全不能适应上海以及大学的生活,受不了150人的大课,尤其是我们的高等数学A,老师讲课带有严重的安徽口音,比如他说“xxx满足xx条件”,在我听来就是“xxx某得xxx条件”,“某得”在我家乡的方言里是“没有”的意思,基本上意思完全反了,一直到学期末我才反应过来。
我就是在本省上的大学,优点呢就是离家近,朋友大部分都在本地,方便;缺点呢就是不能去外边见识了,在外地上的话可以去当地的好多地方玩,增长见识,认识更多的人,锻炼自己独立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复旦大学。在学校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很大的特别,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也没觉得有什么名校光环,因为学校里根本没人在这方面谈什么自豪感,也没有要和北大清华比较的意思。
黑龙江人,来珠海上了四年大学。气候适应的一般。夏天太闷,冬天太冷。唯一的好处也许是告别棉裤。吃的一开始实在吃不惯,不过现在,早餐肠粉,午餐烧腊,吃得很香。
我大一的时候最害怕的事情并不是挂科,也不是离开了爱我的家人和朋友,而是当我在学期结束时发现我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