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她是单身妈妈。20年前,她的薪水是5K。现在,她的薪水不到5K。她做过很多年的全职太太,离婚的时候,除了一部12年前买的车和一个2岁的孩子,几乎一无所有。没有人可以帮她带孩子。她只能离家很近的、类似文员的工作,方便去幼儿园接送孩子。她脾气急躁,但真正的烦恼并不多——租房子住在又小又挤、没有厨卫、只能上公厕的大杂院,她乐呵呵的。工资少,她也并不困扰,她说,就是少买几件衣服的事儿呗,有啥大不了的?就是这样的状态下,这几年她带着孩子,去了西藏、浙江、四川、安徽、江西等地旅行,出行一次,是她至少2个月的全薪。”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是她在教养孩子方面的指导思想,她也是如此行动的。她的孩子,以前比较内向,现在越来越活泼、自信了。向善、勇敢、乐观,心怀感恩,无所畏惧。有这样的心态,在我看来,就是理想的生活状态了。人生无常,理想的生活状态无法永葆,但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是可以常有的。
我向往的是《桃花源记》那样的生活——老死不相往来。每天工作对着机器,同事也是内向少言的性格,所以彼此一般不会说话,除非工作需要,午餐各自解决,下班后不会联系,更不会聚会。生活中除了家人,跟任何人(包括亲戚)都是一次性的关系,不需要维系,不需要经营。朋友?可以有一两个,但必须懂我的性格,互相欣赏可以交心,但其实没有朋友的话也不会很难过。不需要过节,特别是过年,简直要逼死我这种社恐晚期。没有聚会、聚餐、"聚旅游"。我喜欢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旅游,一个人玩。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社会上不会受到歧视。不会被亲戚同学说感情淡漠、甚至没人情味,不会被同事排斥孤立,不会被邻居认为孤僻冷漠。总结一句,就是与其他人断开联系,拒绝社交。不过异想天开一下就好,因为不可能。如果社会多是我这种人,可能都很难运作下去吧,只怪自己是外星人。
遇见几个很内向的男孩子,平日里都很少说话,安安静静,甚至在班级里没有什么存在感。一位思路清奇,做文章极为哲学,天成之作,模仿不来,他的文章大有阳春白雪之感,语文老师表示并不打算把他的文章向应试作文方向掰,因为掰不动。另一位更厉害,已经编过好几首曲子,轻音乐类型的,但素日里是根本看不出他有任何音乐方面的特长的。要看如何判断“孤僻内向”这四个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际圈子,看上去那个少年坐在窗边无人问津,其实他也有好友一二,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生活,只是不善于表达,或者说根本不在乎别人是否知道,这样的人往往能心无旁骛地走自己的路,一直走下去,有的人也许便成功了,有的人也许就沉没了,都未可知。
在很多人看来我应该是内向吧。不喜欢参加过多的社交活动,不喜欢与别人有过多的交流。一方面觉得和别人交流会耗费自己的很多精力,要想好怎么说话才会让别人感到舒服,勾心斗角玩不起。另一方面,觉得会占据自己很多时间,让自己没办法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以我曾经最向往的生活是,隐居山林。(笑)现在嘛,是找到工作,然后在住的地方,闲的时候多看几本书或者一时兴起买上车票进行一个人的短途旅行也可能拉着家人进行长途旅行。然后不间断的和家人朋友聚几次会。
其实也跟绝大多数人没什么区别啊,可以看喜欢的书,为喜欢的小裙子小鞋子剁手,为了想吃的东西排半个小时的队。可以专心学习,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最好是不要跟人交流过多的,我会不适应的,当然,也会在田径场上慢慢地跑跑步,唱唱歌跳跳舞,也会出门去浪到很晚,有爱我和我爱的家人 朋友 可以为他们毫无顾忌地大笑 为他们尽情地哭泣,心里有一个喜欢的人 随时随地都能有所期待,我觉得我对现在的生活还算是挺满意的呀。
曾经是内向且表现得内向的人,现在是表现为表面外向的人。我觉得内向的人理想的生活主要是不要压抑自己,内向的人想法会比别人多,积累大多可能会造成焦虑,所以写日记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是很有价值的,注意培养兴趣,合理作息,也可以养宠物来排除寂寞。我现在比以前开朗了一点,朋友也多了,但发现知心朋友没有比内向时的多,所以内向的人有一个两个知心朋友是很理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