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听北京话的时候觉得说话的人,尤其是男的,说话声音都很亮,偏高,底气足,鼻音重还超级清晰,可能听起来感觉不错吧,还有就是说北京话的老北京人对待陌生人特别讲礼数,而且肯定用您,还特别周到,客气,服务行业北京人更是这样,很多北京小孩儿在家或者给父母打电话都必须称呼您,但是进大学后,发现外地同学这种很少,真是甭管这男生平时嘴多不干净,打电话给自己爸妈肯定也带您,还毕恭毕敬的。我去北京音乐厅,那个服务员让你存包就听着特别舒服,他会说:来,存包您往里走,散场方便拿。有人问能不能带水,他会说:原则不让带,但您带着老人,您就带上进去别让人都看到就成。说白了就是很周到。
因为太逗了!其实北京话光是口音是不够的,加上一些习惯用语和语气词,再从一个带点痞气的老少爷们嘴里讲出来真是分分钟逗死人,这也是个有趣的事儿,因为认识的北京女孩基本都听不出京腔,个个都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听得出是北方人但是不会特意想到是北京人。男生就不同了,北京男性不分年龄地携带一口浓郁的京腔,20岁的人说话就跟40岁的大老爷们一样大咧洒脱,贫嘴幽默,底气浑厚,贼啦dei劲最搞笑的是连发文字都想要带儿化音?
我也算不上喜欢北京话,但是我是北方人,北方方言都有相似之处,特别是儿化音,所以北京话听着比较亲切。特别是我现在在上海,天天听着各种南方口音的普通话或者南方方言(对我来说完全是外语),所以更加觉得北方话(包括北京话)亲切。
北京腔有点哏(意思是逗、滑稽、惹人喜爱),适合扯淡,还不娘。人们一般不会对自己完全不懂的语言有好感,而北京话哪的人都能听懂。通常情况下,京腔众经得起开玩笑!不像一些地方的人容易急赤白脸。
满清最后一个皇帝溥仪,是北京人,讲的是北京话,真实的北京话就是溥仪讲话,影像里有,字正腔圆,落地有声,咬字清白,不紧不慢,地道的老北京话。听着踏实,舒服。
首先要听懂才能说好听,这下就只剩下京津和东北话了。天津话嘛嘛的听着实在难受,太冲,东北话太硬,而且语言太耿直,不委婉,北京话听着更顺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