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老三届的66级,68年毕业离校,五十年未见,如今都是古稀之一,己有超四分之一的同学不在人世。我们聚会的宗旨是:忆母校求学历程,感师恩校泽,传承同学情。古稀之年老同学能相聚叙旧,大家都感到十分高兴。我们聚会费用不实行AA制,而是由有退休工资的同学每人分担一点,沒有工资收入的不用承担。由于年龄大了,身体状况不一,且居四面八方,故此类全班人员聚会不会再搞。建立了班微信群,留有电话,保持老同学之间的联系,感觉挺好!
我认为同学聚会不能一概而论,有基础阶段的,也有最后全日制学历阶段的,有分别十年的,二十年的,三十年的,四十年的,五十年的,情况不同 ,情感当然不同,我们只是最后学历同学分别40年第一次同学聚会,就非常好,大家都退休了,没有权利和地位之分,更不会谈贫富,见面后都回忆校园和工作经历,现在孩子情况,除了身体原因和特殊情况,大家都愿意参加,同学聚会非常开心,建议50周年再办,但是考虑健康状况,可能都不愿承担风险组织啦。
一个在学校不是一路人的同学,虽然同班,但是平时连话也不说。根本不是一路人。毕业了大概七八年,他知道了我和他在同一座城市后,辗转了几个人得到我的联系方式。这以后就见面喝酒,我把我的朋友好几个叫来陪他喝过酒,他的圈子我却一概不知。因为多年未联系,他结婚了,而我正好那年结婚,想着都在一个城市就通知他了,谁知道他也没打招呼也不露面!后来想想算了,不是一路人,多少年过去了,依旧还是走不到一起。后来直接把他微信删了。
同学聚会参加过两次,第一次好激动的,因为高中毕业后十年未见面了,盼着这天早点到来,可是一到酒店聚会场所心就凉了半截,除几个主持人与你打招呼外,好些同学像是不认识你样,因为我是工人单位不好又没钱,座谈会坐在角落,吃饭好象吃冤枉似的,而那有钱的被众星捧月,特别是一些女生恨不得扑上身去,因无人理采聚会尚未结束悻怏怏回家了,因而说同学会变了味成了社交的市脍。
同学同学聚会就是人脉交流大会,至于变成攀比聚会或者吃喝玩乐聚会就看你们怎么组织和定义了。同学情谊是最弥足珍贵的情谊,老话都说“一铁同窗,二铁同床。”有了同学情谊做铺垫的交往是能在最短时间内消除交流陌生感的,所以我个人觉得同学聚会是最能找到优秀伙伴的活动。不要放弃每一份同学情谊,抛开各种利益因素不谈,它也是人一生最珍贵的记忆。
同学聚会会是这十年来的兴迷之时!其实50年代初期至八十年代中,同学聚会是个别的,是铁哥们的,其余都是互不打扰,男女之间没有来往,要不都要等毕业了才会有时间一起吃饭聊会,而现如今是小学生都恋爱了!现在同学聚会都是看旧恋情人,比官比款,比地位,没有什么益处,只有讨人厌的烦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