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还是在想、在找方向,然后坚持、反思、思考的很少,或者过于忙碌的工作,让你无暇沉淀下来,认真深刻的追寻自己的方向,因为有时其实没有经历很多的话,也不知道所谓的正确方向是什么,所以就会倒在路上。所以我们最晚最晚要在28岁以前不断犯错,不断寻找自己认为的正确方向,适合自己的,能够内心愿意坚持的方向。毕竟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在这个和残酷的拼爹时代,不要期待或者等待所谓的贵人,那么在贵人来临之前,做好所有的努力,一定要找到正确的方向努力,那么,所谓的贵人才有可能出现。实质上最佳的犯错时间应该在25岁之前。因为越早找到方向,就有更多的时间去积累。如果三十岁之后,还没找到方向的话,我认为一定会压力重重,如果找到的话,有些晚,那么要加倍努力把丢失浪费的时间找回来,才能尽快的走上自己人生的正轨。
这是营养严重不足的表现。换句话说,是无法从外界或者内心汲取养分。我们大部分都是这样,想到梦想,踌躇满志,信心十足,就会勇于走出第一步。然而,当岁月蹉跎、生活压迫时,我们又会心生懒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尤其当发现梦想遥不可及时,我们就会停滞不前。这样看来,我们都是短跑运动员,缺乏长跑运动员的韧劲和耐性。可是,这样的生活是我们想要的吗?看着别人在梦想道路上越走越远、风生水起时,我们羡慕嫉妒恨的心理就马上冒出来了,怨恨自己的放弃和懒惰,痛苦自己的落寞和卑微。此时,我们估计又会重燃战火,拿起兵器上战场,去夺取梦想的阵地。
如果对自己的目标,自己都怀疑,或不切实际,产生这种情绪也是难以避免的。每个人都会有目标,让身体健康,使工作顺利,让收入变多,家庭美满等等,但总有排在第一位序的目标,且是能通过努力完成的。目标过于远大,只会让自己不堪重负。如果你已确定为目标努力,不管结果如何,都应充满激情志做,快乐不只是结果带给的,过程同样快乐,记住任何目标都不会一帆风顺。痛并快乐着的心态会让自己体会过程之美!
我觉得因为有些人只是把梦想当做梦想,束之高阁,并没有把梦想当做一个目标,空想登上万丈高山,却不知道坚持迈步。我们都想过周末要完成什么什么作业,想过去学一件喜欢的事情——手工,写作,或是其他。但是真正到了周末,有了空余的时间,我们往往躺在床上说下周,或者打开电脑游戏透支身体。所以想真正坚持下去,需要的还是节制和规划。
“间接性踌躇满志”,是自身对被外部环境刺激下的本能反应,内心向往的激情。这也是人的本性反应。如果能抓的住,就是动力,信念。“持续性混吃等死”是人没有持之以恒、坚韧的毅力向超越的目标奋进。安逸,过得去的思想时不时的冲刷着刚刚萌生的目标。
我觉得当人踌躇满志时,肯定是为了某个梦想,但如果生活无情,一次次打压人的梦想,大部分人是坚持不下去的,没有勇气了就会回归平常人混吃等死的状态。然后周而复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