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在香港入的大魔鬼,目前已经6700公里,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应该算是骑的比较多的。停车的话前面两位有提到,基本分公共免费和收费两种。除此之外单黄线路边停停基本问题也不大。不过最近交警严打,违停成本已经上升到450港币,小贵。另外,香港电单车还是有一定的失窃率的,所以如果车贵的话不建议经常停外面。因为车一旦被偷后很快就会用“大飞”运到内地销赃,找都找不到,报警也没卵用。我自己的车就只停自家地库。费用的话,买车比大陆便宜多了。车牌基本不费什么钱,不像北上两地车牌比车贵。油费略贵,好油15块一升。像我这种骑得多的,一个月烧掉5-600块油费也是常事。还有另外一个支出就是过路费,三条过海隧道,机场高速,还有各个穿山隧道都要给钱,价格比四轮要便宜,通常减半,但也有跟四轮一样价格的。
摩托车本身确实是一项危险的运动,身边至亲之人不能理解与支持,也无可厚非,这种处境我能理解。带着女朋友摩旅的最直观体验,是我的骑行不再孤单。旅行中两个人几乎是24小时在一起的。可以有说不完的话,比如就震撼人心的美景发表无限赞叹,就稀奇古怪的现象进行猥琐讨论,就鸡毛蒜皮的小事展开激烈的争吵。也可以成为彼此的好帮手,例如互相给对方拍照(虽然我并没有多少照片,而且仅剩的几张也猥琐至极),一起收拾行李(这简直成了摩托旅行的一大修行),还有如果路上翻车了可以一起扶车,等等等等。一起做出选择,克服困难,感受旅途中美好的一切,这是无论女朋友作为“背包”还是骑士,亦或是其他任何一种旅行方式,彼此都能真切感受到的。但是从载着女朋友到她自己骑车,可绝对不是“从此两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思索了很久。阳光、温度、风、速度感,这些可以说都是骑摩托车带来的体验。但是这些体验都是浅表层面上的,仅是感观上的刺激而已,这对于一个接近40的人来说,并不是我之追求。骑车的人分为两大群体,一是20左右甚至年龄更低者,炸街、极速、个性的贴花,一个字:炫,是荷尔蒙的发泄,更是渴望获得别人的关注。另一个群体是60以上的老年朋友,年轻时就特别爱好,现在有钱又有时间,摩托车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个老朋友,能安全的驮着自己在祖国的大地上奔驰,和老朋友相依为命,喜欢摩托车的朋友大多简单、充实、快乐。
我认为更像是一个挑战,人生有很多挑战。骑车虽不难,却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这里面隐藏着一点点的危机感,一个中年男人的危机感。身体素质在下降,内心却在挣扎。这时候需要一些挑战来证明自己,证明什么呢?自己还年轻?那么向谁证明呢?需要证明吗?骑车时表面看着潇洒,其实内心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天气不好,淋雨冻僵那都不是事,光是解手机锁,解碟刹锁,戴头盔,手套,换档套,上车,收脚蹬这一系列的操作,只有骑车的人能理解这种痛苦。但是我依然乐此不疲的去迎接这种挑战,那种征服每一个挑战的快感,才是我之追求吧。
而我,对于骑摩托车的体验,可以说更多的,是心灵层面的追求。自由,对,自由是第一个映入内心的词。接近40的人在单位,是比较中坚的力量,事业上突飞猛进的同时,却受着许多禁锢,有事的禁锢,也有人的禁锢。人很多时候不得不低头,终于承认了这就是现实,怎么办呢?骑车。很奇怪一旦跨上摩托车,有一股力量就会注入血液里,这股力量就是自由。近路面的驾驶方式,随心所欲的动力支配,这些都是坐在空调的铁皮车里的你,永远不曾体会的体验。
骑摩托感觉最接近骑马!骑马是好多人的梦想。摩托是最底层的交通工具,最低调!我的建设125甚至20元的油能跑1礼拜,现在车旧了放外面小偷都不瞪第二眼!其实它能把你轻松送到600公里以外只喝不到100元的油的一匹马!真正的无障碍,只要是路就能跑,你要会应付交警的堵截,甚至不需要驾照……其实摩托是解决交通拥堵唯一的办法……当然骑摩托容易患关节痛,风吹雨淋……但比开4轮汽车好太多了……汽车现在卖不动了,那是个大坑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