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看大夫的时候听说大夫是河南人,就用河南话跟大夫套近乎, 大夫也真认为我是老乡, 因为我知道河南话里面习惯用"中"代替"行"或者"好的", 所以特地注意了这点. 大夫感觉他乡遇故知啊, 不仅望闻问切很仔细, 完了还要约时间吃饭聚聚。
广州呆了9年,在重庆呆了10年,在昆明呆了6年,在福建呆了2年,我是福建人两岁之后就和父母离开福建,虽然没有语言环境但是天天听父母讲福建话,我不会也听会了。至于会多种方言是种什么体验,我感觉没什么体验的,只是想说这些方言时张口就来。
大一的时候, 去教务处办手续, 挺麻烦一个事儿,我学着老师的腔调和他聊了几句, 他很快就帮我办好了, 然后笑着对我说, 我年轻的时候在你们青岛待过好多年(呃, 我第一次去青岛是在毕业5年之后, 老师, 对不住您)。
我只会两种,粤语和闽南语,北方官话中的还有几种,不过都是会普通话就能听得懂七八的方言,没什么体验,就是在广州在香港在厦门泉州在台湾能听懂当地人的日常交流吧,对了,再学其他方言的时候可以做参照物,比如上海话。
自己本身会两种,在大学又学会听一种新的方言,这个在当地很有用处,像出去买东西什么的,我都是让他们讲当地语言的,很方便。
上了大学,给家里那边人打电话的时候都是叽里呱啦让其他人一句也听不懂,自始至终不知我们讲的是什么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