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赞同这个说法。每一款镜头都有自己的独特脾气(性格),使用的人应该充分了解和懂它。日常生活中大家拍的照片看上去是记录,其本质上是表达自己对所见所看到的触动和看法。有的人照片拍不好其实是表达不好,表达不好是因为缺乏控制影像的能力。这种能力其实是可以训练和掌握的。掌握的基础便是先熟悉自己的相机和镜头。很多人买了高级相机和镜头之后,使用时只用它的“傻瓜”功能,这样是很难拍出独特的照片。关于照相机使用,一些基本的功能其实要掌握很简单,认真看说明书,然后按说明书多试几遍就会了。只是现在有的照相机说明书不够人性化,看起来就头疼,不是很口语化,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写作者的问题,我觉得这方面相机厂商是有问题的。所以你看说明书时要有足够的耐心,记得把它转化为口语就好理解了。
关于镜头,看说明书倒是没有什么用,需要去实际拍摄体验期特性。比如我自己,平时基本只使用35mm和50mm镜头。我看中的是这两款镜头的稳定性,呈现的照片不会产生变形,这是我所需要的。知道了这两款镜头平实和不夸张特性,你就可以用它去拍你想表现的东西。如果想表现更多的细节和环境,我就用35mm镜头,如果我想拍突出人物本身的肖像,我可能就会用50mm镜头。当然选择什么样的镜头跟拍什么题材以及个人使用习惯是分不开的。最好的摄影是人机一体,见到不同的东西就能天然的拿什么镜头去拍,而不用先想“我该用什么镜头去拍呢?”
每个镜头都有脾气这种说法,是一种形象比喻。脾气也好、性格也好,其实是一款镜头区别于另一款镜头的独特性。也就是厂家在设计这款镜头时,突出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比如,85mmF1.2,它的厉害之处就是他的的定焦大光圈设计。进光量大、光圈浅、人像拍摄利器,这就是他的脾气,运用好这个特点,她会高兴,如果你拿这种镜头去拍摄风景照,可以说就不是她的特长,他就会发脾气。当然在极端情况下除外。
作为摄影师来说,每个镜头都有自己的不同用法,可以当成自己的老婆对待,大老婆小老婆云云,通过这些去进行一个拍摄,性格的话,摄影师本身有自己的性格,镜头刚刚说过了,也有自己的性格。如果一个内向摄影师,喜欢使用超广,那么在他内向的外表下,也有一丝的狂放。如果这个摄影师性格外向,但是喜欢使用长焦拍摄,那么在他外向的外表下,还有一丝丝的内秀。
我很赞同这个说法。每一款镜头都有自己的独特脾气(性格),使用的人应该充分了解和懂它。日常生活中大家拍的照片看上去是记录,其本质上是表达自己对所见所看到的触动和看法。有的人照片拍不好其实是表达不好,表达不好是因为缺乏控制影像的能力。这种能力其实是可以训练和掌握的。掌握的基础便是先熟悉自己的相机和镜头。很多人买了高级相机和镜头之后,使用时只用它的“傻瓜”功能,这样是很难拍出独特的照片。
我可以这么来说,有狂放,有中规中矩,有内敛内秀。比如最直观的你看到超广和鱼眼镜头,带来的画面冲击力,那么这样的镜头,带来的感觉就是狂放。如果你使用50焦段,拍摄平铺直叙的话,那么这样的镜头,给人感觉就是中规中矩,不会犯错,但是也不会很出挑。如果真的要讲究内敛,长焦很适合,长焦通过空间感和画面的空气切割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安静的感觉,被摄物体和背景剥离,内敛中包含内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