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老人讲究热闹,很多上了六十岁的老人会把寿宴挪到过年这几天,这时候全村的老小都会来吃酒。大家会带上自己家准备的年货到寿星的家中庆祝,一人一袋子水果、瓜子,整个桌面都摆满了。乡里乡亲围坐在一起吃酒聊天,小孩给长辈磕头讨红包,整个乡村都显得热闹非凡。但是这几年这项风俗也渐渐消失了,随着年轻人开始当家,大家都喜欢化繁为简,就算有老人过寿也只请几个家族中的亲友,不会邀请全村的人前来轮流助兴,年味也就越发淡了。
以前过年年味很浓,是因为那时候物质贫乏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购买新衣服,才能改善生活,平时很少吃肉的过年的时候也会买点肉改善一下,再有以前没有什么娱乐生活,过年了人们可以聚在一起打牌娱乐,喝酒聊天,还有以前没有禁放烟花炮竹,噼啪作响的烟花爆竹也增加了年味。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过去过年才能穿的衣服,吃的食品现在随时都可以穿到,吃到。其次现在人手一部手机,还有其他娱乐方式,所以过年的时候即使聚会也是各看各的手机少了朋友之间的交流。还有就是现在好多地方禁放烟花炮竹,大人孩子少了一项很重要的年事活动。所有这一切都导致现在过年没有年味了。
以前生活苦条件差吃不饱尤其是一年吃不上肉和油衣服破烂不堪。但是再贫穷过年也会吃肉和白面馍,有新衣服穿还有五毛的压岁钱,平时根本见不到钱。所以小孩盼过年大人辛苦准备年。也有今天的攀比,亲戚走一圈看谁家吃的好。现在平时生活一样但是礼节繁琐对年轻人就是花钱,没有别的好处。我希望取消春节给年轻人减负。有些老人借春节不管是不是缺钱都要索取钱财礼物。我从工作以来过年的开销基本上都是二三个月工资,春节过后的紧张一直困扰着我。现在我春节不问儿子要东西了,过来人经历过。
现代人吃得好穿的好,好多换季衣服不穿扔到垃圾桶都还新着,过年对她们来说就是一个节气!尤其是明星们,动辄一件衣服几千几万!就该告诉他们:这是有罪的!以前我记得跟着爸妈买年货、买全家五口人的衣服,兜里只有100元大钞,精打细算衣服最便宜的,年货各样只买一点。最奢侈的是我爸买了一斤牛肉十块钱,我妈还在旁边揪着衣角不让。那时候的牛肉简直是孩子们人生最美的美味,现在各种食物都掺进了化学物品也就没原味了!过年那个无趣,完全没了传统节日文化氛围!
现在年味淡了,首先是,生活好了,想吃的东西应有尽有,过去只有过年才能吃的饺子,现在是家常便饭。以前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冻梨,现在谁还想啃?恐怕没有了。现在过年在禁止放鞭炮,那样过年就更没味了。第二个原因,多子女家庭很少了,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的独生子女家庭,他们的独生子女大部分成家立业了,过年时只能在一方父母家过年,那么另一方只剩空巢老老人了,自然也就失去很多欢笑。人少了也不热闹了,年味真的很淡了。
过年年味越来越淡,这个现象近几年越发明显,许多回过老家的年轻人表示:要不是为了和父母长辈团聚,真的不想回去!小时候玩耍的小伙伴如今聚在一起说不到几句话,谁还愿意老是回忆童年那点事。小时候经常串门、蹭饭的乡里乡亲好像也陌生了许多。更重要的是,小时候经历过的那些有意思的习俗似乎也完全消失了。坐几十个小时的车回老家想热热闹闹过年,最后却变成躺在床上好几天,真是无聊透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