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日连一体化很难做到,当然青连铁路会加强三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日照并入青岛也是有可能的,但需要一个理由,就如为了三峡移民把重庆升为直辖市一样。青连铁路缩短了青岛与长三角之间的在途时间,能够促进长三角的资金和企业对青岛投资。中韩自贸利好不小但也不是特别大,现在韩国大企业并不在青岛扎根,还是在大城市,小的韩资也被威海等分流一些,说明吸引力不够。日本的大企业则在上海等城市。键是青岛要找到新的发展动力。目前海洋、金融、西海岸是三大动力,看看起多大作用了。西海岸要多通几条海底隧道,比如汇泉湾、太平角至薛家岛,真正的青西同城化,能够产生非常大的带动力。海尔等五朵金花有点过气,没有带动作用了,发展不好职工下岗的话,甚至会产生很大负面作用。什么时候能培植起扎根青岛的新的有活力的大企业,才算真的振兴了。举个小例子,青岛的落户标准太严苛了,须知人是第一发展动力。青岛人口规模太小,就发挥不了影响力,浪费地理位置潜力。现在总规划2020年前中心城区常住人口不超过610万,现在也就500万,还是留出了充分的增长空间。意味着国务院也认为青岛这样的城市还不太需要控制人口。
青岛现在没有高新产业,没有欣欣向荣的环境,我知道这时候又会有人喷我说青岛gdp12名的事情,我真的觉得名不副实,完全是造假和国企死撑,先不说繁荣的半导体和高薪技术,连互联网产业都很稀缺,之前爆出的中国海洋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绝对是很真实的,还有青岛大学 科技大学 理工出来的学生很多去干了不是自己专业的工作,甚至于卖保险干中介……高校老师讲的东西好几年不变,混吃等死……我不否认有好的时候,但我说的是大多数的行情。而真正学习好考出的青岛本地学生也基本因为发展高度问题,不会回青岛发展,形成了死循环……你说你要人才可是人才都被你杀死在摇篮里了,你非要用外地人替换本地人,就像别的城市都在对自己的人口素质升级换代,坚持自己的城市文化包容优秀的外来人口,而青岛就牛逼了,把人都换出去重新发展,所以现在没有一点城市文化,还把外来的东北文化发扬光大,自私自大欺骗暴力……哪有当年青岛人的优雅知性。
青岛既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又是一个气候环境各方面都比较优良的宜居城市,同时又是依山傍海兼具历史人文情怀的旅游城市。各种情况一综合,在北方绝对是个数一数二的好地方了,所以有很多来自北京、东北、浙江等地的有钱人来青岛,青岛有相当多的豪宅都是外地人买的,海信广场有很多会员其实也都是外地人,这些外地有钱人很多就是在青岛居住或者度假的,他们在青岛就会有很多的消费行为,自然就会带动青岛的高端消费,也就拉高了整体的消费。
青岛是港口城市,港口也是青岛发展的命脉。相比较长三角的上海,珠三角的广州,就可以发现,作为港口,青岛最大的优势是中日韩海上贸易的首选港口。青岛最大的劣势在于其经济腹地不足。由于山东丘陵的隆起,青岛港理论上最优的经济腹地(泰安莱芜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略低。而鲁北有东营,鲁东北烟台,鲁东南有日照,这几个小兄弟的竞争下,青岛港仅仅能靠胶南、潍坊地区作为港口腹地。
作为一个青岛人当然是爱青岛的,更希望他好,有时候真的是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当然我觉得青岛发展成今天山东也是罪魁祸首,非要把青岛压在身下,资源享受不到,派到青岛的一把手都是从地级市上来的,他可能在地级市做的很好,然后真的又把青岛搞成大的地级市,眼光短规划差,当年的上青天,看看现在的天津和上海两个直辖市的发展。
青岛是一个开放的沿海城市,经济上和北京、天津还有一些差距,但是人文上和北京人文相近,来青岛发展还是有前途的,在环境上青岛冬暖夏凉的城市降雨量不多,我认为是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中国其他最居人类居住的城市我也去过几个还是感觉青岛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