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有过这种体验,我位于西南地区的农村,不管的经济还是交通都不发达,家里经济有条件的,想要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的,可以说从小就离家求学,我家境一般,没像别的小伙伴那样从小就去省城上学,但是我也算从小学4年级就离家很远了,初中开始完全住校,三休一回一次家,到了高中更是回家的次数更少,再到大学离家更远,放寒暑假回家一次,有的时候暑假就不回家,在外兼职,因为来回车费很贵,时间也很长,一路客车,火车,客车(有一次为了省时间买了机票)但是不管采取怎么的回家方式都很麻烦……
从初中到现在在外边上了10年学,有时候也会很孤单无助,但幸好每阶段都能遇到一群可爱的小伙伴,身边的朋友都很照顾我,真的很感谢他们,也庆幸我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强,真的不管在哪上学还是工作,自身心理的强大和身边朋友的帮助,还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都是很重要的,祝福每一位努力生活的朋友,加油!❤️
在北京啊,众所周知的,通常我们是不会报考外地大学的。所以每周回家是必然的,衣服从来不会自己洗,直接抱回家,周一再带上好吃的给家在外地的同学开荤。如果其他人缺什么东西,又只用一次不值当买,我就会从家里带过去借给她们。然后到了大四课很少的时候,宿舍就贡献给别人了,我就长期在家,有课才回去。总之,方便是当然方便了,但说句实话,和同学的感情什么的,远远没有总是朝夕相处的其他人那么深,总有游离在外的感觉。
我们是安阳一个小地方,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那里有医院,医院周边五公里范围内有两所公办幼儿园,三个公办小学,初中高中各一所,还有一所职工大学。我初中毕业之前都是走路或步行上学,因为不管怎样去上学,用时都不会超过5分钟。高中时考了市里最好的学校,坐公交用时30分钟左右,同寝的同学还问我我们那里是不是一个镇,我只能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我们那里只是国有企业的公司。后来听过关于我们那里最好笑的事情就是我们那里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可以足不出区完成人一辈子的经历:生在我们的医院,上一辈子学,找个工作,平淡一生,然后死在我们医院。
本人,咸阳师范学院,爷爷师院退休老教授,父亲师院讲师,好家伙,从幼儿园开始直到如今的大二,就没离开过师范学院,预计打通关,如果在考研……,验证了同学们说的一句话,生是师院的人,死是师院的鬼,师院那个地方几根草,那个地方有小坑,有多少围栏我都知道,谈恋爱,现在支持,大学之前,哇塞,贼恐怖,就好像和父母,邻居,大学老师上演碟中谍大片,回家只需要5分钟,因为就在师院家属院里面,有时候问我回家不,我说不回,结果你们都猜到了(那你们问我回不回是神马意思啊😭)求求你们救救我吧,救命啊,救……命……啊……
我马上上大学了,我是一个农村孩子,没有读过学前班,直接读的一年级,才一年级就去别个寨子,饭要自己煮,水要自己挑,柴要自己找,四年级换了个学校,有食堂了,可我从小到大都是在外面读书,四年级已经一星期回一次家,初中最长有个一个月,高中父母外出打工,通常一学期回一次,县城里面有亲戚,或者一年回一次,现在马上大学开学了,从我亲戚家县城到省城,有班车,做10个多小时,所以我很羡慕家门口就是大学的,
我初高中和大学都在长沙,不同的是初中上学坐七八站,高中做十五六站,大学只做三站。上大学走路,骑单车也可以。因为离得比较近,随时可以回家。不仅每周末,我妈一有事就会喊我回家。我班上的同学都挺羡慕我可以回家,他们觉得自己有家不能回。我有时会从家里给同学们带点零食水果。不过郁闷的是我妈一般不太允许我周末跟同学们出去玩,让我待在家里。不过有一周破例,我参加了班上的轰趴。更郁闷的是我妈还是把我当小孩子,对我一百个不放心。希望考研能考远一点,逃离我妈的管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