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东北的,每年中秋节单位都发糯米包粽子,可我家又没人爱吃粽子,糯米便生虫丢弃了。今年供暖后,我按照网上的办法做米酒,很成功。不过经过两三天发酵出来的米酒,太甜了,也吃不了那么多,就让它继续发酵,现在都一个月了,打开罐子,酒气很浓。放出点尝尝,却是苦涩的。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办,才能酿出像“女儿红”那样的酒呢?
岭南地区大概家家都会做甜酒。方法是糯米蒸熟后放凉,甜酒曲压碎和糯米饭搅拌均匀,比例是100:1,也就是10斤糯米饭放1两酒曲就够了,搅拌好后放在干净的容器里,密封好等它自然发酵,夏天的话一个星期左右就能看到有液体出来,一般一个月就可以吃了。
我是客家人,家家都酿米酒,这是一种很纯朴的民风,如同岁时节令,是年年岁岁的轮回。客家人从出生呀呀学语,到老朽寿终正寝,米酒都一直伴随着客家人,就像是客家人的魂,也许不是最珍贵的,但一定是最值得回味的。
我们家几十年都是用剩饭做米酒,我们那里叫醪糟。其实现在去买点甜酒曲,很好用,电饭锅煮一锅饭,不要沾油,弄松散,冷了放甜酒曲拌匀,整平,中间掏一个洞,盖上锅,套个塑料袋捂着,放一两天就好了。
挺好的,可以直接舀出来吃,也可以加生姜和鸡蛋一起煮了吃,也就是说我们说的甜酒,其实是酒糟。如果你把酒糟通过设备经过蒸馏、冷凝出来的液体,就叫米酒。
总是做不完美,现在知道了,发酵时间对于酒精度有很大的影响,时间过久,淀粉转化会很充分,酒精度会偏高,时间过少,酒的质量不够好,口感黏,像糯米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