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极其贫穷的记忆变得极为模糊,只有初中生活费被偷的那一个星期的贫穷感让我记忆犹新。那段时间学校闹小偷,我们宿舍也惨遭毒手,我记得当时就剩下饭卡里边的十多块钱加上口袋里的几块钱。不好意思找同学借钱懒得到回家,我就是早上一个包子中午一包泡面晚上一个包子,粥就用开水代替,咬咬牙还是挺过来了。
我小时候家里就很穷,好多天没肉吃,就算有也吃肥肉,校服钱是借的学费是借的。
小时候家里是很穷,一家八口人挤在两间小平房里,穿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补丁旧衣,吃的东西是粗茶淡饭菜多汤稀,尤其是六零年生活困难时期,经常靠挖野菜吃树叶以此充饥。那时我们是孩子,左右邻居过的也都是这种穷日子,所以没觉得自己有多苦。那时候的孩子学习压力没有现在这么大,从小就知道帮助家里做家务“提篮小卖拾煤渣”。后来长大成人才懂得,最为难的是父母。
我最穷的时侯是本世纪初,两个孩子上学,老大上大学,老二上高中。当时家里养了三四头奶牛,种着四口人的口粮田,整天忙忙碌碌,马不停蹄,收入所得巧够两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记得当时去理发店理一次头发5块钱,我都舍不得,5块钱是孩子的一顿饭钱,我都是请邻居免费给我理。零二年麦收之前,地里的活忙得差不多了,该种所花生种上了,麦子还不成熟,我就让老公一个人在家打理着几头奶牛,我跟着邻居去寿光打工捆蒜苔。干了九天话,挣了599块,回家的路上我就想,用这些钱买个电饭锅,买个电水壶,买桶液化气,免的夏天阴雨连绵,柴禾潮湿,生火做饭费时费力,烟熏火燎,因为当时我的左邻右舍这些家炊具都具备了,就我们家供孩子上学一直没舍得买。到家的当天晚上是星期六,上大二的大儿子来电话说没生活费了,给了他三百,上高二的二儿子回家了说,下个星期学校要收二百块钱的资料费,加上他的生活费,共三百。我九天的打工所得正式分配完毕,还贴上了一块钱,我的梦想再一次泡汤了。不过我很高兴,也很幸福,供孩子上学是父母应尽的义务,自己苦点累点算不了什么,因为孩子是我的希望,是我心中的太阳。就这样咬咬牙挺过来了。
花了八毛钱从北京西站坐公交到学院路的学校,这时候真是身无分文。我知道家里给我600块钱都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所以我没有把丢钱的事儿告诉家里。好在饭卡里还有几十块钱的余额让我不至于很快就饿肚子。
最穷的时候有点可笑,还有二十多天开工资,手里还有四块五毛钱,盘算着几天花一块,翻着钱包却翻出来叠的很小的一百大元,这才想起来,这是我以备万一时用的钱,都过到这份上,也是苦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