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姥姥以前也是这样,她去年11月刚去世,她不仅仅是省钱省物,她12年10月查出癌症,撑了一年半,最后下不了床了才勉强同意去住院,因为不想给小孩添麻烦。她走了之后,想到这些事,看到她省下来的东西,家里人常常泣不成声。说实话我真的好羡慕现在还有姥姥的人,可是我的姥姥已经不在了。她一生简朴,但是总算在后期过得没有遗憾,也许我们也有很多做得不到的地方,但是在我们家人的智力范围内,我们尽力了。我的办法就是一些“善意的谎言”,医药方面,癌症晚期特别特别疼,要吃止痛片打杜冷丁吗啡什么的,老人不识字,家里人都瞒着她,所以她是不知道自己什么病的,我们告诉她某某药是治胃病的、某某药是治腿病的,一概不说价格;营养品什么的,说是朋友送的,小孩吃会流鼻血,这样她就不会不舍得吃还留给孩子吃。
我拿我奶奶的故事来给大家说,也许就能明白一些了。我们家里不注重长幼辈分,谁的玩笑都可以开。我奶奶家里人称她跟她说话要吃一颗人参才行。固执,啰嗦,过分节俭,过分在意安全。说说都不听,反过来她又谁都看不惯,如果跟她说道理,真的要磕人参撑着。每天晚饭过后,不管多热的天,把窗户锁死,也不舍得开空调。接着,家里面我和我爸都在,她也会把门反锁。如果家里人在沙发看电视,她会把客厅灯关掉,说节约用电。自己回房间里睡觉,也要再反锁房间门。我们一起断断续续生活了10多年,前几年我和老爸还经常劝她,有时候变成吵架,几乎天天吵。后来几年我们完全没脾气了,在我奶气走几个保姆之后,我们坐着看电视,等着她关窗锁门关灯三连之后,她会去房间跟别人煲电话粥。然后我和我爸再例行公事把窗和灯打开。不过后来她也有所改进,不关我们客厅的灯了。
家里老人节俭的已经快到极点了。无论什么东西都要用到彻底的完全的用烂。一件贴身的衣服或裤子,一定要穿到破的象鱼网一样才肯换。给老人买的电脑,已经用了十多年了。开机相当慢,温度还超高。经常的死机。在很多人眼里都是要淘汰的,老人还舍不得换。前些年给老人买台新的。老人说什么也不用,一定要把原来那台用到彻底报废,彻底的用烂。结果没办法,只好我自己留着。
勤俭节约是非常好的,但是也不能太过分,比如有些食物放了几天,已经发生霉变了,就要及时扔掉。不然对人的身体有危害,做儿女的可以婉转的把这些道理讲给父母听。
勤快的人越做越勤快,懒惰的人只会越来越懒,在那个年代,不节俭就没吃的,不做事就没喝的,这不叫过度,这只是叫我们没有经历过,不懂。
我们难以理喻的老人的一些习惯,恰恰是他们在战乱年代活下来的依据,改是不可能改了,只求家人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