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很正常,风光时嘲笑一下别人,落魄时被别人笑笑。人的性格还有一面就是嫉妒他人,这些很难改变。即使一个人越在巴结别人的时候,其实在自己心理可能是越在骂他。只有当一个人经历太多沧桑,看透了一切,才能做到心如止水,不求名利。任由外面风吹雨打,我心依然平静。这时他就不喜欢与太多人打交道了,只两二、三好友,很多时候,他喜欢一个人自娱自乐,这就是"独处"于"慎独"。古代大人物很多人都喜欢"独处",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无效社交最浪费时间。
我个人认为是做人的素质出现了问题,有修养有素质的人不管他多么的风光,多么的有钱,他都不会去嘲笑别人,甚至还会去帮助他们,如果哪天落难了也不会有人去嘲笑他,这些都是心与心交换的结果,反之他曾经帮助过的人会全力去帮助他度过难关。人所谓善有善报,好人有好报的因果!如果素质一般甚至没有受到什么教养的人,风光时嘲笑别人,落难时受别人嘲笑,道理上讲这也是情理之中的结果。
从我们真正做人的原则上来说,不管别人风光时怎么嘲笑我们,他在落难时,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嘲笑他,此时他的内心已经很难受了,如果我们再去打击嘲笑他,那么我们不也是和他一样没有修养没有教养的人吗?
笑人有,妒人无,千古不变的道理。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斗志。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心如此,不必纠结,就当那些人不相干吧,那这些当成自己继续前进的动力。
做人应该做到宠辱不惊,看门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好的时候放低调,差的时候保持信心。人一生三衰六旺,风风雨雨,保持好自已的定力最重要。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笑穷人穿破衣,或许在嘲笑别人的时候更应该给自己一个警钟,看看自己有没有过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不是一味的去嘲笑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