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站里面还有老西直门火车站的建筑,现在是北京市市保。还记得《甲方乙方》最后杨建新接媳妇的那一段吗?就是在北京北站拍的,背景里就是那栋老楼。此外北京和火车直接相关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京张铁路南口至八达岭段,在南口火车站和青龙桥火车站各有一块文保碑。对,就是人字坡铁路那一节。以及,詹天佑的墓在青龙桥火车站里面,八十年代迁葬至此,原来是北京市市保,2013年跟着铁路一起入列了国保,但是市保碑一直没拆。
天安门周围的文物保护单位可多了去了。北边的天安门城楼是国家级的,也是老皇城唯一一处列为国保的部分,其余的都是市保;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国保;南边的正阳门是国保;西边的西交民巷的那一堆老银行楼是国保;东边的东交民巷的使馆建筑群有相当多的部分也是国保,北京市政府就在国保里面,最远的一处——比利时大使馆旧址——都快到崇文门了。
北京有不少地名是经过“雅化”的。北京的很多老地名秉承“这地方以前干嘛的就叫啥”的实用主义态度。所以很多地名都是表示这些地方古代的作用。拿我家附近的地名为例:小马厂,就是养马的。北蜂窝,以前此地有大规模养蜂人居住。会城门,金中都时期城门名。双贝子坟,清朝死了俩贝勒,葬在这里。跟公主坟的由来类似。
北京市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东城西城最多,房山其次,海淀再次,其他的多多少少有几个,大兴一个没有。这些文保单位的占用率太高。几个比较典型的,关岳庙被西藏驻京办事处占着,西黄寺【有清净化城塔那个】是一个国家级的藏传佛教培训班所在地,等等。
经常坐86路的朋友肯定常听大慧寺路这个地名。大慧寺还在,只不过现在不开放了。现在北京古建筑上面到处都是避雷设备,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大慧寺当年遭的殃留下的警示。
烟袋斜街的名字由来,既不是因为纪晓岚纪大烟袋曾经住过,也不是因为形如烟袋,而是因为满人有抽旱烟的习俗,当年街上开过好多家烟铺和烟袋铺,按现在的话就是烟草一条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