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代老人把一生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一家老小,这一代老人年轻时哪里有自己的爱好,跳舞,摄影,绘画,健身,对他们来说就是奢望,这些词汇在那时对他们来说都很陌生,四是,温饱问题解决了,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是老年人的普遍追求。说明老年人在高速增加,老年大学与老年人的增加不成比例,造成人多,学校少的局面,我们的国家在发展在进步,老年人不仅仅追求的是小康生活,而且注重健康、快乐、交流,四是老年人在追求知识,通过老年大学学习绘画、吹、拉、弹、唱、舞等,四是追求一种精神寄宿。
中国人口众多,自然老人也多,老年大学少,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的门口,但为老年服务的硬件,显然准备不足比如,养老院,老年康复中心,老年护理员,目前老年护理人员护理费每月至少四五千,而且一人难求,老年大学更是凤毛麟角,就是大城市也就有一所老年大学,而且规模小远比不上正规大学,座位有限。这一代老年人上老年大学,是在圆年轻时代的梦。
要扩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要选树典型事例、模范人物进行多渠道、多层面宣传,让社会看到老年教育的必要性和普惠性;要积极组织老年大学学员发挥作用回报社会,通过举办展览、深入社区、乡村展演、积极参与社会大型活动等展示教学成果,现身说法,让社会认识到老年大学、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意义,从而提高其社会认同感,赢得社会各方的支持。
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现象的形成,是中国老龄化社会加剧、中国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国家和社会对老年教育的预期与应对不足、老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等诸多原因造成。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国家层面、社会认识、体制机制等方面多方努力,形成合力,促进老龄化社会加剧形势下老年教育需求的社会供给。
要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对老年大学的认识,要让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老年大学是团结教育老同志的一个重要平台,是构建和谐社会、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一个重要层面,从而推动老年教育地方性法规及政策的出台,给予体制机制的支撑、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提供更多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
管理部门的不同、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等方面导致了各地老年大学的发展也极为不平衡。以我省为例,老年大学主要归属老干部工作部门管理,各级老年大学之间没有管理关系,因为得到的支持力度不同,占有的资源不同,各地各级老年大学的发展极不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