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能够轻松驾驭复杂调度、单镜头非交流场景、特写甚至大特写,还有中景长镜头的表演,普通小剧组找的三脚猫演员可以吗,你去北影厂门口找个人来拍个特写来段戏给我看看,好,说群众演员欺负人,那谁去北电中戏本科表演系在读的,甚至找个普通话剧团摸爬滚打十年的来段戏看看,除了颜值高点儿,台词顺点儿,还能保证王佳芝梁朝伟的表演效果吗,不说最高要求,就找一个好莱坞普通的剧情片,也不用《谍影重重》,就来一段《闻香识女人》 最后演讲,送你一个大礼堂,把所有分镜头复制,只要反应对了,剪辑点对了,抄拍一遍,如果找的都是三脚猫演员加屌丝剧组的那套设备,这效果能看吗,视听语言全世界有N种,并不是说三镜头法,景别逐渐推进,反应做剪辑点那套是唯一的,哪怕是唯一,也是好莱坞制作条件下才比较适用的,如果全世界都学那套,那阿巴斯安哲小津不用活了啊。至于怎样改好剧本怎样调教演员怎样做好场景设计,太复杂,几句话也说不清,当然我也没能力很系统地从头到尾说明白,就说个大概的理念以及大致的学习方向吧。拍好短片首先要搞清楚你的斤两,第一是主创的斤两,第二是你剧组的预算的斤两,姑且把短片粗略地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风格化,狂拽酷霸诙谐幽默小清新;第二类是注重叙事、戏剧冲突和表演的。如果你要拍的是第一种,先找个参考片看看,注意,首先你要找的是预算和你差不多的参考片,这种参考片要么是广告,要么是短片,如果真的找不到比你还穷的剧组,至少也是同类型的穷人版,比如参考片里有个1000人的大礼堂,你能找到个500人的;原作有一辆伊兰特,你也至少得有一辆比亚迪。
使用浅景深摄像机或者相机拍摄在08年至今的六个年头里,全世界的影像门槛再极速降低。拍摄质量在几何形增长,我们还得归功于5d2,对的就是无敌兔。无敌兔的出现,让一般的消费者花并不特别昂贵的钱,实现了电影机一般的虚化质感。虽然焦内没法那么锐利,可是主题以外,奶油一般柔滑的虚焦,城市的灯火全部变成大个儿的萤火虫围绕着主角,这在单反支持视频以前简直是奢望,由于单反感光元件巨大,景深效果会好。所以不妨去找找08年左右的学生电影短片和如今的短片比,摄影机的改变,真的让影像的魅力被放大;声音好的短片,声音多半是精致的。院线电影和一般的小视频比,画面是可以模仿的。
看了一些器材推荐,技巧介绍,大多数让我感觉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样子。加上“黑边”,配上字幕,用浅景深镜头,就可以称为“电影”了吗,急功近利的想法,忽略了电影创作后面的艺术积淀,思辨和方法,基本功的训练,文化的传承,单单追求形而上的“电影感”,最后肯定缘木求鱼。大家可以看看《黑暗中的舞者》,发现里面大多数的画面属于答案中的“电视级”水平。但是你不能否认《黑》具备电影感。如果你要拍摄一部电影,如果你希望它像电影,最重要的是:你绝对清楚它的意义是什么,当你的表达超越了大多数人的理解,获得大多数的认同,手段有效,即可以说“电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