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家做月花,用一个Loft用于存放云南飞来的鲜花(30斤)左右,楼梯上挂满了头朝下晾晒的干花,宛如花瀑,家里弥漫着腌菜的味道。首先非产地的城市花都需要进口(云南为主),机场提货就是个坑,航班往往朝发夕至,大半夜在机场准备环抱一个1.2米边长的立方体吧(油费停车费不算,提货费70元,送货上门80元) 然后连夜带回工作室处理,玫瑰撸刺剪根,花草撸叶剪根,为了避免感染最好随时清洁一下剪刀截面,在稀释过的消毒水中剪根,将处理的花放进加了保鲜剂的水桶中,尽量同品种一桶………中间扔扔扔,掉掉掉,踩踩踩,浆浆浆,满地都是叶子小刺和非常难清洗的染色花泥哦(能把1.2米的箱子填满哦)处理完也是后半夜了,FYI:花上的农药非常多,处理过程中会感觉手上慢慢结了一层黏膜,脸上也会起疹子。
一个人开花店3年虽然干的很好,但已经退出这一行了体验就是, 不太好不管是什么工作,一个人注定干不长 ,太孤单了。我就是一个人干,有订单就做,没订单就呆家,闲下来的时间倒是挺多,但并不开心。以前的同学、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 不在一起共事,也就没有太多共同语言。也就能等老公下班回来吐吐槽,聊聊天, 但我觉得再这样下去连他也吃不消,因为没有别人倾诉, 每天都很期待他下班回来 边吃饭边聊天,但他上班应该是很累了,有时候还要听我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跟他哭诉(其实真的没什么事,就是一天连一天地在家呆久了,会有负能量,需要释放一下), 所以有段时间我们的关系也变得紧张。
家里布满花的时候,确实有一种被花淹没,不知所措的微妙幸福感,不过鲜花无非就是泡在营养液(同福尔马林)的植物(残肢),正如三岛由纪夫写得一样,是一种非常残忍的美。抱着玩玩看观念踏入这行业的人可能都会走鲜花—花艺—永生花或者鲜花—绿植—园艺的分支路线吧(我)。这是一条庞大的产业链,认识做的比较好的人都在研究植物美学,或者转行花卉种植,鲜花本身的附加值属于一半一半,人力、损耗都很大。以及:在家晾的干花一碰会哗啦哗啦掉碎末,合伙人不知为何买了橘蓝粉紫带亮片的染色干花,掉色粉掉亮片掉花瓣,是我的噩梦,一两个月过去了,家里已没有花,扫地擦桌子依然会发现橘色花瓣,想死的感觉。
家里并不是开花店的,但是是和植物有关的。之前为了追求自己的花艺来上海一家做鲜花的公司呆过。其实开花店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梦幻,每天和鲜花在一起。它需要的更多的是体力,而不是想象力。大众的审美观就在那里,花束还是礼盒的形式差不多就那么几种,具体可以上某宝上搜去,所以你只要会包花就可以了。另外,除了百合还有几种其他气味比较明显的花外,其他的都基本没有气味的。所以每天在花店也不是天天闻花香。这毕竟是个传统行业,面向的群体也是大众,所以可能没有你想的那么美好。如果是工作室的话,它面向的小众市场,可能作品会高逼格一点。
不建议,在家开工作其实会把家里弄的很乱,做花看着像没什么东西但实际杂七杂八的东西十分多。除非你自己有一个很大的房子,家里也没啥人。 也不建议一个人开,我一个人开了一个工作室,投了十多万,光转让费就四万多,但是一个人压力太大,也没办法顾及太多,每个月的房租太贵了,入不敷出难以承受,今天正式把工作室关了,虽然亏了但是相信以后会有转机。现在决定和一个朋友一起做,继续做花艺。 做花这条路其实很孤独,想要做好很难,除非你很有能力很有资源,要么一定要找一个合适的朋友一起走下去。
大概是个非常爱幻想的傻孩子吧! 把一切都想得是那么的好,就像那些花儿盛开时的美丽一样,一旦凋谢了也就什么都没有了。余下的也不过只 是风干的花瓣而已。经历了太多的轰轰烈烈,想好好的平静下,做个平凡的人。过着最平凡不过的生活,悠闲些,清静些,环境好些,能够看不见那些丑陋不堪的人和事,满足的过着自己或他人为其打造的小小的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做些能够让自己和他人感到幸福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