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地丹东人,在一线城市做了十年的小白领,如今再看丹东,觉得是它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正等待开发的土地,港口,机场,高铁,高速等等硬件设备完善,有机农业也是蓬勃发展,冬季看顺丰快递丹东地区的业务量就了解,曾经的轻工业重点城市慢慢复苏,那么,弊端也是存在的,某些相关部门懒政混日子,没南方城市积极工作的态度,比如市容市貌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丹东的很多财政收入来自沿海的东港市,但东港市,一个充满商机的小城,几乎没有完善的人文精神的市政设施,几次去行政大厅办事,没有自动扶梯,老弱病残如果不乘车,那么就靠人背—我一直很纳闷,不知是没钱还是没想—-但东港城市的斑马线,能看到杭州的文明,所有车辆看斑马线有行人都会停下,我觉得这就是交通管理的政绩。另外,丹东有很好的轻工业基础,但失去了市场竞争力,我觉得是转型时间,很多国企没有抓住机会,但朝鲜和韩国的国际铁路线据说正在修建,直达丹东,那么,将会再次促进这个城市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重点来了,政府部门的领导力很重要……不要镀金型,实干,务实,有高瞻远瞩的商业头脑,勤劳智慧的丹东人命必须会对自己的城市充满信心的
希望越来越好,丹东作为边城,海陆空交通发达,高铁飞机轮船这些一般三线城市不具备的丹东都有,气候在北方地区算得宜人,也算走了全国一些城市,丹东居住条件硬软件来说相当不错,临江靠海有山,山珍海味都有,因为有山遮挡虽然靠海风不大,每每夏季台风到这都拐弯,本来还是有一些大企业工业体系啥的,经过多年努力优势尽失,黄海汽车孔雀手表菊花电视机,还有年轻一些都没听过的东方奇洛瓦冰箱,好像丹东现在就没有大型支柱产业了,近年旅游业发展起来,对我们一般老百姓来说就是物价房价齐升,工资没啥变化,做生意的越来越难,我真是挺迷茫的,农业说起来草莓艳红桃什么的也没有什么真正规模化,而且艳红桃越来越好看不好吃了,和我最初见到的长的都不一样了,希望越来越好,让我们在丹东的人民也跟着越来越好~
丹东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但工资收入不高。从丹东浪头到东港市大孤山原来是大片芦苇荡及我们叫堿堋的植物(红海滩)。这里是鸟类的乐园。小时候在里面钓鱼摸野鸭蛋。现在芦苇荡已经不见了,江边私人小码头林立,清理鸭绿江水道抽上旳淤泥使江边沙化严重。丹东某公司把这也圈成自己的地。想在这段江边看朝鲜没门。零一年下岗跟船出海维生,(我干了能有半年吧)从码头到捕捞区就十多家检查的。(大家都懂的)。我知道的江边一个小渔村二十来年没见一家翻盖房子的。可以想象到收入如何。
身为丹东人,我的心情只有两个字“无奈”。
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冬不冷、下不热,气候宜人、美景超多,适合居住和度假。
但是作为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却守着闭门乞讨的朝鲜,严重的影响了丹东的经济发展。
5线旅游的城市、2线都市的消费、7线城镇的收入(没有农村高),人均月收入3600元,房价最低6900元;历年历代官不做、公不为,唯有路修的频,从儿时懵懵懂懂刚记事时,丹东就一直在修路,1条路、2年用、3年修。
作为丹东人,我挺自豪的,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不比大城市差多少!烤肉,海鲜,都是特色!
吐槽的时候到了,丹东的交通太差了,只要三月份一到,到处修路,到处挖沟,一直得修到十一完事儿!作为旅游城市,消费高可以理解,但是可坑哭了我们本地的老百姓,房价的涨幅也是领跑全国,但愿我的家乡能成为经济特区,这样会有更多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希望丹东越来越好!也希望大家的收入都节节高升!
拿着符合我们四线城市的工资,花着媲美北上广一线城市的物价,年青人都出走了,因为没有什么工业企业了。我们丹东想发展,不加强自身的经济建设可就败了。我们丹东多好啊,有山有水有矿有树林,有景有桃有港有海鲜,气侯也是不冷不热的,全是优点,全辽宁省也没有这样的,可,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