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时候,发现有点不太自律,距离目标越来越远的时候,我是找我的朋友,我们俩相互监督,告诉对方自己的目标,然后自己做的不对的或者不该做的地方,朋友就直接拉住我或者不让我做。这个时候我就会发现,原来我又回去了,就赶紧悬崖勒马。后来经过半年多,习惯慢慢养成了,自己也就不懒散了,这时候距离目标也是越来越近了。我觉得还是要找个身边的人对自己监督好,一个不自律的人想要自律,没有人盯着没人监督想要实现太困难了。
给自己定目标,细分成阶段性目标。之前有段时间想减肥,然后就给自己规定了个目标。强制要求自己每天做十分钟的健身操,每天都要坚持。然后慢慢再加大难度,加长时间。再就是是规定自己不能吃油炸食品,不吃垃圾食品。刚开始总是困难的,尤其是出去玩的时候,各种诱惑 。而且练得时间长了,身上也酸疼。最后坚持过一个月后,后面就养成习惯了。现在减肥下来了,我还是坚持了这个好习惯。
首先得有这么个意识,自律是为了更好地驾驭自己的人生。这个观点应该深入到自己的潜意识之中,所以自律带给人的并不是痛苦,而是一种成就感的东西。制定计划,完成计划,这是多么爽的一件事情。渐渐的就会喜欢上自律的这种感觉。
自律本质就是自我约束,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养成并保持好的习惯。习惯是慢慢养成的,需要循序渐进的积累。不要一次给自己布置太多任务,太用力的人都跑不远。通常一周给自己安排一个新习惯就够了。
进行奖励机制,自己的计划要富含奖励部分,奖励会给人心带来愉悦感,以此冲淡去完成计划的痛苦丰盈完成计划后的满足,久病成医,那时候的你会发现其实最大的奖励是自己习惯了自制的自己!
我不太推荐过度自律,因为过度自律意味着不开放,大家都是平庸之人,能坚持下来的往往都是不太深度思考的东西,那么……你们就那么热衷于天天让自己的大脑想这些东西而觉得充实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