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勤俭节约的良家妇女,结果我跟一个同事相处久了后,发现他才是真的省,我买东西基本网购(毕竟很多东西便宜点嘛),衣服鞋子基本买过季的,日用品基本都是特价的,零食基本都是水果,其他没有。水果基本都是特价的,买肉也是特价的,买菜是当季的,能坐公交车绝对不打车,一个站坚决不坐车,走路的。这样已经够省了吧?我自认为还是比较省的,结果跟同事一比,我简直是奢侈浪费。说说同事的。同事年入20万左右。勤俭节约,他不抽烟不喝酒,别的爱好花销也没有。几乎不去娱乐场所,唯一的娱乐是去不要钱的图书馆看书,网上下下象棋。除非请客,否则基本上不在外面吃饭,自己在家做。从来不逛商场购物,唯一的兴趣爱好是逛超市,买调味料,从来不逛淘宝,从来不关注特价东西,从来不因为价格便宜就买东西,他只买他需要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省在刀刃上。
开源是指增加收入,而节流,则是指合理的节省。省钱并不是让我们天天咸菜白粥加馒头,而是让我们如何合理的消费,并且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本金,想要进行投资的话,只能通过存钱来凑齐你的本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省下来的钱,就是那本金的一部分。所以要开源,先节流是对的,不要买任何,请注意是任何,自己不是绝对需要的东西,光这一点,就是我们普通人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开支,不要相信折扣,什么团购价,那些降价的,不都是我们需要的。
少下馆子!总是在外面餐馆吃饭,占用了大量资源却未能尽欢。其实,家庭温暖的回归才是人们内心真实需要的东西,请朋友到家里来用餐,这不仅体现了主人对客人的尊重,还可以营造一种亲密、融洽的氛围。自己做饭吧,真的,只要不买有机的,一般少了一星期能省大几百。多了能省小几千。
很日常的一件事,在外面口渴时去便利店买瓶喝的东西,这是大多数人的惯性思维。这样不仅容易导致摄入过多糖分和香精,塑料瓶子还会给环境带来贻害万年的污染。随身携带水杯吧,不要管土不土,单一个杯子用习惯之后,一年就可以轻松节省出一个手机钱,经济又环保。
节约用水,用电。这是我们从小都被教育的道理,我们年轻人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好,有些甚至毫不在乎,觉得多用少用无所谓,不注意节俭,老人在这方面做的就挺好的,其实应该向他们学习,倒不是说这些水电要占用多少公共资源,而是现在的水电一年下来真也不少钱。
我父母是很省钱的人,因为收入也不算太多,日子总是过的紧巴巴的。平日里老两口喜欢去菜场买菜自己做饭,很少下馆子。洗衣服洗菜洗脸剩下来的水就用来冲厕所了。现在我家这边坐公交免费,他们就把出行方式换成了公交。又省钱又环保,一举两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