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研究生的数量也很多,除了少数大牛之外,大多数人的能力水平都差不多,所以必须设置一些条件进行筛选,比如学历。可是光看最终学历的话,还是基数太大,只能再用本科学历来筛。虽然简单粗暴,但是在忙碌的招聘季是十分高效的。企业也是要考虑招聘成本的。
本科时代对一个人的人格、品行、能力等各方面的塑造,影响深远,是其他后期的深造难以弥补的。大学四年奠定了你基本的人脉圈,甚至对你的三观起到了很大作用。企业也会考虑员工的人脉是否能为企业所用。因而,他们更偏好本科是985,211的学生。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存在即合理,你在选择别人,别人也在选择你,尤其是当实力不对等时,应聘者甚至往往只能成为被选择的一方,没办法,世界是现实的,商业社会是追求竞争的,在选择上都在无限趋近于平等交换,学历同样如此。
学历并不等于能力。当下许多企业招聘看重第一学历,这是步入用人误区。事实上,在实践中,脱颖而出的许多优秀人才,他们第一学历十分普通,但是,他们凭藉能力和素质,却成了行业乃至社会的精英,事业辉煌,功勋卓著。
原因很简单,第一学历的高低决定的是你这个人的可塑性和可能性,而你的第二学历代表的是你的专业性和技术型。而后者往往是不被企业考虑的,因为大哥你面试的是基础岗位啊!
从概率来看,第一学历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往往更大一些,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更倾向于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这背后是利益和数据的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