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话多的,当老师发布了一条很重要的通知时,群里尽量不要引发激烈讨论,即使是有问题也应该简单说完,不要一句话分三行讲。一个人刷刷刷几十条,很快重要通知就这样“淹没”了。还有那些十点以后还在群里聊的热火朝天的,有的家长怕错过消息不敢断网,但是又实在没什么重要的事。
经常会有那么一两个家长,会将出去玩的图片PO在家长群里。其实PO照是挺好的,激烈其他家长也跟自己的孩子互动。但是,仔细看图片,就会发现,这一两个家长很有“心机”——拍车子的方向盘,故意露出宝马、奥迪的标志,拍购物小票,露出4位数以上的金额,很反感。
孩子在学校发生了小争执,家长在群里开战。你都如此冲动,又如何教育孩子不争吵不打架,不使用校园暴力呢?家长的行为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性格,可别严于律儿宽以待己啊。
事儿太多的人,比如学校组织个外出活动也要质疑半天,留个手工作业也要叽歪半天, 就觉得把孩子圈在学校看一天书、写一天字才合适。这种总是带来负能量的家长也不受欢迎。
连孩子写的作业都要发进群里让大家点赞,其实是希望老师给予关注。家长这么做不仅仅会影响在其他家长心目中的形象,可能也会给孩子在学校的人际造成一定的影响。
考试了,孩子考的好,非得在群里炫耀。殊不知那些成绩差的孩子及家长伤透了心。带娃出去旅游了,一天发五次还嫌少,一样的角度发好几张,难免引人反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