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有时候连一鸣真鲜奶吧和85°C 我都进去坐,有时候是等人,有时候是写点东西。大多数时候我会买点饮料,以坐的心安理得。但是有时候实在喝不下,就去白坐一会。没有哪家赶过我,当然我也不会影响别的有消费的顾客。我觉得我这种“流量”,就像是有些网站的免费会员,多多少少会有转化率的。做生意,没必要这么眼皮子薄吧?我一个月来消费三五次或者十来次不等,有那么几次没买东西,就把我赶出去?反正我要开店的话,干不出这事。我想他们应该比我会做生意。当然,也许有人只去坐,从来不买东西,那我也干不出这种事。
在国内星是商业场所,不消费就别去。在美国星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社交场所。在社交场合说话聊天很正常。在美国中学生模样的学生三三五五到咖啡厅写作业写议论文常有的事。有些成人也带电脑,写写看看,等人或过渡一段时间常有的事。这里当事人的作法是否得当很重,如果因事需要停留一下没有不可以的。如果就是绞尽脑汁的想占便宜那就是另一回事。所以货到同时大方使用,坦然面对。
路边的椅子少啊!老人家不喜欢天天宅在家里,不会玩电脑游戏,天天看电视又很无聊,就想出去逛逛。在路上走着,走着,累了都找不到地方坐,就只好随便找个地方坐坐了,也只有麦当劳、星巴克不赶人,还冬暖夏凉。
这就是自私+爱占便宜+不在乎自我形象。牵扯到的原因不外乎没受过良好教育,以及特殊年代把人塑造得心灵狭隘到只能看到小利。哪一天老人中年人都能穿得体面有品了,不再穿大妈装老汉衫了,可能这些现象就会消除了。
个人觉得大部分公德问题都可以归咎为经济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字“穷”,不是人穷而是国家还不够富裕,人民活的还不够体面。大家还要为了一点小小的公共资源抢的头破血流,相信我,没人愿意那样。
听我在星巴克工作的朋友说,经常能见着老人家来店里坐坐不消费,这也没啥,关键总有那么一个老大爷,每天带着功夫茶具就来了,问店员要了水,能泡一下午茶,也不好赶人走,实在无奈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