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学生熬夜不过是希望延长学习的时间。且不说长期熬夜对身体的损害,熬夜状态下学习,你思维活跃度和专注力实际上都在不可避免地下降。长期来看,宁可早起,不要晚睡。“凌晨2点睡,早上7点半起”,实际上和“晚上11点半睡,早上5点起”,实际上学习时间并没有减少,但休息时间则更合理。当然,很多学生担心如果学习任务没完成就睡了,第二天早上起不来,或者起来以后完不成就糟了。这就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计划有清醒的认识和务实的安排。对紧迫且重要的事情(比如每天必须保质保量完成的作业),一定优先完成,尽量放在晚自习、放在睡觉前。
经常晚睡熬夜,尤其是长期的加班,玩游戏精神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当放下工作,突然间睡觉的话,由于紧张的精神不能马上放松,因而会引起不能入眠,不能入眠进而会焦虑,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失眠。长期的晚睡看荧光屏,电脑或者手机,容易造成眼睛干涩,晚上熬夜伤肝,易伤肝血,造成视物模糊,容易乏累,体质免疫力就会下降。伤肝血、肾气,容易引起脱发、嗜睡、精神不集中、免疫力下降、男性肾功能下降、女性皮肤色沉着,代谢紊乱。总之对我们的身体没有好处。
我习惯把“熬夜”称为“偷来的时间”。“偷来的时间”好像不是自己的一样,用起来肆无忌惮,而且越用越上瘾。其实很多人都会觉得,夜深人静时的效率特别高。这时候,没有琐事打搅,也不会总想着吃点啥玩点啥。但这不过是一种错觉。实际上,并不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效率高,反而是平常的时间效率太低,太容易被打搅。与其寄希望于熬夜,不如想想怎么让平时的学习更专注。
熬夜是竭泽而渔的行为,得不偿失,除非你要赶deadline。只有保证了一定量的睡眠,头脑才能较好的运转,这是受生理所限。备战高考不是一两天,而是两三年,培养合理的作息才是正道。至于作业多内容多实在做不完,你可以有选择地做,把主要的时间精力放在自己的薄弱环节上,剩下的东西有时间就简单做做,没时间就略过。
因人而异吧,我熬了夜,成绩下降了不少,晚上宿舍里不安静,学的话效率很低。所以我想说学习是靠效率的,没效率,再多的时间也只是磨洋工。而且上课的话,即便能听懂,也不能够及时的理解记忆,这一点很吃亏,因为课下的学习等于说是在学那些本该在课堂上理解记忆的内容,而且课下的我的效率比不上课堂上。
我之前有一段时间也熬夜,那段时间没有没完成作业的情况出现,自我感觉,知识点记得也比较好。但是,课上经常犯困,特别是第一跟第四节。还在课上睡着了(初中都没试过)整个人感觉飘飘然,有可能是因为那段时间也不怎么吃饭吧。因为最后晕倒了,就开始没有熬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