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在农村,上学毕业以后工作都在城市,农村我有的最多的就是回忆。成家后,随着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节奏的不断加快,我就感觉我的生活跟当时我父母养我的时候不一样了…每次回老家,我只要进村身心就会放松到极致,是破旧些,但是感觉不一样,非常享受。我自己在院子里的躺椅上能安静的思考,看着天空满天星斗,我能坐着到很晚,早上起床更多的是被我妈妈养的公鸡叫醒,早晨窗外叽叽喳喳的鸟叫,用自家井里打上来的凉水洗漱,不用担心把水渍溅到地面上。妈妈早上熬的玉米粥,腌制的咸萝卜丝,唤醒一天精神的早餐就在院里的凉亭下开始了。突然感觉生活很有意思。有时感觉生活在城市,每天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大家各自为生活而忙碌的身影或谈话。再喧闹的都市也会感觉孤独,内心深处的声音开始埋没淡忘。面对着各种各种各样的选择,各种各样的诱惑。我知道,我失去了,我也得到了。未来不久,我会选择在农村重新开始!
在农村过日子和城市相比,农村居住相对安逸,农村无喧嚣的汽车,空气质量也比较优良,吃的粮食和蔬果比较新鲜,基本无农药残留,田园充满了生机幸福的景象,如果地方经济发展好,新农村建设好,那农民的居住质量更佳。极为可贵的是农民和农民之间无贵贱之分,邻里之间你来我往比较和睦,一家有难我帮你帮大家帮,这就是厚实的农民,他们一生无积蓄,粗茶淡饭过日子,也很乐观,一生无追求,只求家人平平安安就好,我是农民,对农村情有独衷,而且过怪了田园生活,觉得特别的安逸,所以我认为农村过日子比较安逸。
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要看自己的成长经历的,你让一个从小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虽然辛苦一些,日子会更安逸一些,但要是城市长大的人就会觉得城市的生活会更舒适一些。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小时候爸妈就进城务工,我和爷爷奶奶在乡下生活,长大了进城安家了还是更喜欢农村一些。在农村没有那么大的生活压力,吃着自己种植的食物,呼吸着没有雾霾,和汽车尾气的空气。在城市里每天早上5点多就要起床赶公交不然就要迟到,害怕失业,在农村完全不用担心今天不做事明天没饭吃。
人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比如城市居民在喧闹的城市过日子,他住的是高楼,穿的比较体面,吃的也是精细食品,出门就有汽车,购物特别方便,娱乐場所到处都有,而且都有一份职业,退休后也有退休金养老,他们觉得自己过得很安逸,也觉得比较幸福。农民吃的是自己种的粮和菜,粗茶谈饭不讲究,吃饱就好,住的也比较简陋,所有购物和娱乐集中在街道,出门交通也没有城市好,但是他们觉得也很满足,特别安逸。
就说现在的人大多数,他们的想法来说,应该还是会觉得城里安逸吧,现在的人大多受到拜物主义的思潮浸透,对物质生活特别看重,而农村的物质生活相比城里的物质生活相差太大,城乡两极分化的社会客观现实,以及大多数人接受了拜物主义的浸透,觉得在城里生活安逸的会是较多的,而觉得在农村生活安逸的会相对少,大量农民工进城打工就是见证,安逸的生活抱括有份安逸可供获取生存收入来源的工作。
生活在那都能过的很安逸,就看自己喜欢那种生活方式,喜欢住在城里的人,每天逛公园,跳舞唱歌,朋友聚会,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有自己的小圈子,生活过的很充实。这是城里人的安逸,住在农村,相应的清静很多,交往的圈子也小,就是自己的街坊邻居和自己的亲朋。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是农村的安逸。每个人对安逸的理解不同,没有可比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