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客观、合理的自我认知,思维、能力、性格等等,这些属于我们的特质,你是否做到了清晰的了解?自我认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我们无法透视自己的时候,我们就会质疑自己,也就会嫉妒别人。所以,学习认识自己,我们就是我们,而别人只是别人。
当我们觉察到嫉妒情绪时,我们要注意到这是一种原始派生出来的心理缺陷,时刻注意它的危害。对情绪的觉察就是改善的开始,另外要从增长知识,培养个人能力来消除嫉妒情绪。因为嫉妒是一种人性,谁都不能幸免。但你只要超过别人,超过别人一大截,嫉妒就会自然消失。
一般情况下,嫉妒的情绪是出现在我们与他人的优良特质对比之后出现的,我们的自我认知在这种对比之后出现了一个失衡的状态,嫉妒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些合理的认知边界来帮助我们建立更为健康的思维过程。
们需要建立一个认知,别人有什么?我们是否可以向他们学习?将嫉妒情绪转化为学习动力时,情绪要好受的多。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所有情绪情感模式都来自于早期与亲密关系的认同和反认同,主要在婴儿与母亲早期互动中婴儿的主观感受中形成,具体的这里就不分析了。羡慕与嫉妒,作为一种情绪情感模式,和其它情绪情感一样,无论在后来发展为如何有利有害模式,但当初的形成对个体来讲都是获益的,都是为了对抗和防御焦虑。对人类来讲,适当的羡慕嫉妒,对人的创造力是有益的,但一旦发展到病态就有很大的害处了。
嫉妒产生的因素除了个体心理特质以外,还有就是我们的思维过程,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别人比我们好,所以我们嫉妒,但是,我们更应该学会欣赏自己的好,同时,我们要学会赞扬别人的好。嫉妒是什么?嫉妒就是既不认同别人,更不认同自己。所以,试着转换一下思维,当别人比你好时,由衷的赞扬别人,同时,也给自己一个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