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动物其实就是为了维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多样性才能确保食物链的稳定。我们在上学的时候,生物课本里面也阐述了食物链稳定的重要意义。举一个经典的例子,在瑞典北方,植物——麋——狼三者处于平衡状态。但狼群是北方驯鹿的捕食者,经常遭到当地牧民的捕杀,使狼的数量不断减少,到80年代初,瑞典的最后几只野狼也终于告别了这个世界。结果,失去天敌的麋一惊人的速度繁殖起来,原有的平衡状态荡然无存,它们大量啃食幼龄树苗,使林业遭受巨大损失。近年来,瑞典政府不得不推行一项猎捕计划,每年捕杀数以10万计的麋以保护森林的正常生态。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因为一个物种的消失导致食物链坍塌最后引起的灾难。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系统。
整个地球生物圈是一个大平衡,每一种生物都是生物链中的一环,环环相扣,每一种生物的突然丢失都会波及整个地球生态平衡。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例如:食草动物多了,食肉动物少了,食草动物会大量繁殖,最后把植物吃光了,以植物为食的生物就会减少,植物少了还会引起地球温度升高。反之,食肉动物多了把食草动物吃光了,植物会大量生长,影响整个地球生态,最后食肉动物也会因无肉可食而饿死了。就连最令人讨厌的,苍蝇,蚊子,老鼠突然消失了,也会影响整个地球生态。所以,保护动物就是保护地球生态,也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保护濒危物种,真的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通过这一个举措,能够引起人们对濒危物种的重视,营造各种生物和平共处的美好氛围。其次,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如果某种濒危物种灭绝了,它的捕食者数量就会减少,被捕食者数量就会增多,如此一来,生物链就失衡了,不仅对各种生物的发展进化不利,甚至有可能对人类造成影响。
我们从小就要明白,爱护野生动物是人类的一种美德,保护野生动物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地球上的生物不可能单独生存,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联系、共同生活的。生物学家指出,在自然状态下,物种灭绝的种数与新物种出现的种数基本上是平衡的。所以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保证生态平衡。
我们知道我们人类现在要创造一个新的生命都是非常难的,更别说要创造一个新的物种了,而且现在生存的大部分物种都是经过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年的进化才进化成现在这种样子,因此假如因为我们人类的原因,让它们永远消失了,我们会心甘惭愧,而且我们也对不起后代,无法向自己的子孙交代。
从生物角度讲,每个物种(也许除了人类)都在漫长的进化途中,形成了生态链里的一环。某物种的灭绝,势必造成此链条的断裂,因此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就目前为止,还是模糊,但已经可以肯定不好。人类必须在危机到来前,拯救稀有物种,维持生态链完整与平衡,同样也是在拯救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