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的发展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原因。主观因素是一唐山是一个因煤而兴的典型的重工业城市,包含了几乎所有的重工业产品项目,例如钢铁水泥陶瓷等等,不易转型。二唐山观念比较保守,思维限制了发展。客观原因是一唐山在80年代前为河北省和国家做出来很大奉献牺牲,例如原来赶上年节国家要保北京天津节日供应就会从河北调猪肉等副食品,这时基本上省里就会把这“光荣”任务给唐山,说好事后给补上或减少上缴比例,到时候省里又不认。唐山每年上交财政税收总是河北第一,而对唐山没有丝毫反补。二唐山城市发展由于地质原因许多建设难以开展,比如地铁。三唐山许多该享受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没有享受到,这点和石家庄不可同日而语。四唐山领导在城市建设上忒保守,前些年省里定唐山和石家庄要建成特大城市,唐山就是原地拆改,不知往四周扩建,限制了规模和人口。五唐山一个百年传统重工业城市转型难,积重难返。越说越多……
我不在乎是几线,我只知道我的家就在这,走过大半个中国,不管别的城市建的多好,环境多宜人,只有回到唐山让我感觉到踏实,安心!讲历史,唐山是全国第一个重工业城市,全国第一辆火车头出在丰南,经历过鲜有的磨难后又实现了凤凰涅槃,仔细想想整个市区被夷为平地后又重新拔地而起的建筑群这期间的艰辛,这就是一座英雄城,这是没经历过的人所体会不到的,讲现在,全国gdp排名唐山排第29,河北省排第一,这里面就是涅槃后的唐山唐山人对这个国家实打实贡献,想想吧,以现在的技术建一个住宅区需要多少年,而重新建一座城市又得多少年,期间还要发展人文,经济,从76年一无所有的满地狼藉到现在全国gdp排名的佼佼者,唐山人值得骄傲。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好有坏,你可以不喜欢,但请别侮辱,它值得所有人尊重!
城市评级是从经济,文化,教育,环境等等各方面评估的,唐山只占了经济优势,但是在环境和教育上太欠缺,作为重工业起家的城市,环境底子差,教育是全省的悲哀,整个一个河北省没有拿得出手的大学,而近几年唐山市政府又将大学搬出市区,没有像样的大学,就很难吸引年轻的人才,没有优良的产业就很难留住人才。没有人才,城市难有寸进。唐山大多低端制造业,也不需要什么高端人才,各大二线城市在抢人,而唐山高起的房价却在赶人。
所谓几线城市,就是一本叫第一财经的商业杂志依据几项很难统计的指标给全国的城市划线。可想而知,它有那么大的人力和财力吗?所以不必当真。国务院有文件说那些是几线城市吗?显然没有!就像它把自已的期刊定位于《第一财经》,那么其它财经期刊就不如它了?显然不是。 唐山是几线城市不重要。唐山是几线城市也不是由一本杂志能定位的。发展好自己才是根本。百姓富裕才是根本。
唐山要想进二线,先要把城市高架桥,和轻轨或者地铁建起来才有城市的样子!我觉得唐山的城市建设情况,三线都是有点勉强,这个三线主要是GDP高,但是城市建设一般,现在河南洛阳都建地铁了,唐山连高架桥都没有!
我在唐山待了有3年,城市不错,不会迷路,经济也可以,但是城市规划不怎么样,老房子太多,整体城市建设格局感觉还不如石家庄一个区的建设格局,商业街中心广场也就唐山百货大楼那一代,旅游景区市内少的可怜,都在周边区和县太远,可能是地震的原因,不过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发展的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