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人欺负后不敢争辩,还有一种可能是,为了大我牺牲小我,顾全大局。我就属于这一类人。国庆黄金周公司安排值班,因为平时我和办公室的人有些小过节,结果值班表下来,我傻眼了。明明七组人值班,可我却要值三次班,这不明显欺负人吗?想要去找主管领导说理,可是看到没被安排值班的同事在满心欢喜的计划出行事项。思虑再三,为了让其他人渡过一个愉快的假期,选择了默默承受。
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和为贵”,“冲突是不好的”,或者“女孩子不可以表现出攻击性,否则就会很凶”等等。在我们的文化和教育里,往往强调“反省自己”和“避免冲突”有余,而鼓励“为自己发声”和“维护自我权益”不足。当你一旦想要为自己争辩,可能头脑里马上冒出一些价值观的评判,担心自己这样做不正确,不礼貌,甚至争辩之后会内心有负罪感,于是就容易发展成不敢争辩。
有一些人明明在受人欺负时,面红耳赤,双目圆瞪,脸爆青筋,拳头紧握,眼看要出拳还击,可最终却未动手。这些人往往属于内心懦弱,缺少勇气型性格的人。这类心理可能跟从小的成长环境有关,若从小在父母争吵、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就容易形成懦弱的性格,即使受人欺负,也不敢反击。
很多人应该也有因为自己善良,而被别人欺负的故事。很多时候,我们想像中那个美好、值得信任的人其实是豺狼虎豹,你越是为ta着想,ta越是得寸进尺,直到露出狐狸尾巴来你才知道ta是个坏人。这样的人真的可气,利用别人善良。很多时候,被欺负的人,也就认了,因为事实太让人无法争辩。
生活中确有一些人在受人欺负后不敢争辩,那么,这些人的心理是怎样的呢?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这类人往往自身力量比较弱小,或者说敌人的力量要比自己强大很多倍,之所以在受人欺负后不敢争辩,是因为怕受到更大程度的伤害。
欺负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词,内涵丰富,之所以不敢争辩无非是你担心关系出疆,这也是一种息事宁人的心态,未必不是好人,只是人应该有自己的底线,如上所说的闹闹也就罢了,如果过分也是要保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