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第一遍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还有想法,把它们都写下来,记在本子上,我读书有个习惯,喜欢把读书的体会记到本子里并且标明位置出处,对于题主这种情况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你在读书过程中会经常遇到新的事物还有想法,写下来,把你是如何得到这种想法的原因大致说一下,当然要记得就下疑点,标明出处,等你读完第一遍后会有很多想法和见识。隔一段时间,打开本子阅读你写出来的东西,因为当初在写的过程中你已经在笔记里留下了疑问,好的,如果你喜欢读书,肯定会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而去翻书,这样就可以重新读第二遍了。
别破了,读完一遍就不想再看,说明这书根本不适合你,和你内心的习气不相应。回想起自己去年夏天看《社会契约论》的情形了,那么短小的一本书,我反复尝试了四五次仍然读不进去,停留在二十页,最后终于想明白了,内心深处极端实用主义的我是不承认契约精神这种西方政治鸡汤的。但是我13年看《道德经》的时候,本来没想细读,结果就一口气看了700遍。书,也是要讲究缘分的。
我的经验是这样的:因为我读完基本上这本书说的啥就差不多记得了,所以如果以后的学习或者阅读里面想到了某些东西和这本书有关,然而我不是很明确的时候,或者有了新的想法的时候。会回头接着看一看~所谓阅读成体系,大概就是这样吧!
攒多了送人或者去跳蚤市场卖掉。送人的好处是你送给他以后他可能很快就会忘记是谁送给了他,但是他会记得是有人送给他的。去跳蚤市场的好处是可以认识更多的人和认识更多跟曾经的你志趣相同的人。如果是夏天,还可以吃到冰棍的。
我曾经也有不想再读一次的书,可是过了几年随手拿出来一翻,就又读进去了。我认为其实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读书,感受不同的呀。不用强迫自己非要读第二遍,时机到了,缘分到了,自然而然就发生了。
其实读书不一定要读很多遍啊~有些书籍只需要读一遍就够了,有些书籍读一遍读不懂才要多度几遍,还有一些书其实读书评或者别人写的读后感才更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