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性格分析里有与自己不太吻合的内容,但人们也更容易忽视,反而对说得准的那些内容印象深刻。每个人的思维有选择性,会优先选择一些和自己符合的信息,或者选择一些自己能够接受的信息。这样你就会觉得它很准。
心理过程不能定量,但是心理特质可以。比如说,一个人的“内外向”特质,就是有程度之分的,可以进行量化的。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对特质的量化,来标定一个人在人群中的位置。
也许各类型的潜意识投射测验可以幸免,但潜意识投射测验的解答非常依赖测试者本人的感觉,施测师必须跟测试者反复核对感觉是否吻合,否则还是容易不准。
你看答案,每个都和你很像,他很多时候会给你一些似是而非的话,再加上,你的大脑,对他的认定,你就感觉,哇,知己诶,其实不是哦。
因为在回答测试的问题时,每个人只能根据“我觉得的自己”来回答,因此测试只能问出开放我和隐藏我,没法问出盲目我和未知我。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另外,人类也有一种“求同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