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民穷吧。另外,隋朝余粮唐朝吃了二十年,这个描述很有歧义。我是不相信很多人说的被所有唐朝人吃了二十年才吃完这种说法的。唐朝人在这二十年就不种粮了?谁给普通老百姓隋朝遗粮吃?当时的生产力能达到能有二十年余粮的地步?恐怕现在想存二十年口粮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是农村人,镇上粮站的粮仓很大了,可绝对不够全镇吃一年的。想想所有人二十年的口粮,那得放多少地方?官仓有能力装得下?当然,隋朝官仓留下很多粮食是没错,二十年后才消耗完可能也没错。但这种表述是有问题的。三十多年前我爸爸做工挣了点钱,其中有几张十块的连号新票子现在还在,总不能说我爸爸那时候挣了大钱发了大财,用了几十年还没用完吧?
回顾一下我的历史课本加现实场面,隋炀帝在任期间,好大喜功。他曾经自己率领的30万禁军还有宫廷里面的王宫大臣去西北去开荒,自己的亲姐姐都半夜里被冻死了,整个人也是狼狈不堪,并且三征高句丽,使得自己的国家急需大量的钱和粮,并且还要为他开通大运河建造数万艘船只,用于作战,用于运输粮草用于他自己个人游玩。
那些仓库的官员不敢开仓放粮,因为隋朝的律法是严苛的,当时隋朝打陈朝的时候,中间有一个小国家就被他用来作为导火索,小郭家去投靠了陈朝,反抗隋朝,什么原因的,就是当时隋朝派了一个官吏过去,治理他们,因为陈朝就立刻认为这个管官吏严苛的要命,不能够当他的子民。隋朝治政之严可见一斑。
在家陪父母看历史电视剧的时候认为,一方面是粮仓里粮食堆得满溢,另一方面就是灾民们啃完草根树皮开始人吃人了,而且河南山东等地洪水频发,灾情十分严重,各地暴动也愈加严重。当时粮仓里虽然食物众多,但是众官员没有得到皇上的命令,都不敢私自开仓,怕被皇帝怪罪,所以导致饥民越来越多。
隋炀帝时期国力繁盛,农业发达,在全国各地大连修建粮仓。一些大型粮仓储粮食、都在百万石以上,所有粮食足够大隋人民吃个三年五载的了。然而当时多地发生水灾旱灾,地里无粮,百姓苦不堪言,甚至有人吃草根树皮。自此隋朝天下大乱,出现了多路反王叛军,纷纷抢粮开仓,壮大实力,逐鹿天下。
隋朝的灭亡,很大程度原因是因为隋炀帝离开了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长期住在江南地区,而他的手下将领和禁卫军基本上是关中人氏,但是关中和江南之间的河南地区发生了叛乱,隋朝隋帝的手下思乡,却不得返回关中,正是他的手下发动了叛变,杀死了隋炀帝,导致了国家群龙无首,各地将领的自立,也包括唐太祖李渊的起兵,所以隋朝也在各地农民起义和各地将领的拥兵反叛中,最终走向灭亡。关陇集团也最终选择了李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