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集邮——记得,1992年在渝中区上学途中路过解放碑邮局,邮局门口正在面值出售二轮猴,一轮牛(买一个牛方需购买当年的一些编年票,具体哪些我记不住了)当时就被这些花花绿绿的邮票吸引,摸出裤兜里的三块多钱,买了一套猴,为了买一个牛方硬是把所剩无几的钱全部买了其他的编年票,从此遇邮结缘至今。从父辈口中得知猴票的故事,当时一直以为就是所购这套而高兴不已,而后得知猴票是以80猴而贵又失望不已,一直想得之一枚金猴,直到2016年才得一枚,在这其间对于集邮的爱好愈发热烈,从牛角沱的邮局互换邮票,再到每周六必到中兴路淘票,总是乐此不疲,自得其中。每每想起这些集邮过往真是平淡生活中的一丝调剂。慢慢的邮册多了几本,票也有了一些积攒,现在开始搜集一些闲封,不碰编年(除个别有意思的编年票,如:桂花无齿、非典小版、红封)。时时在夜深之际翻开邮册,忧愁随散,喜从心来...... “集邮长知识,嗜好颇高尚。切莫去居奇,赚钱代欣赏”。
小学三年级开始集邮,集到一枚好邮票高兴几天,这种感觉现在想起来都很爽。现在集邮太容易了些,只要有钱,没有什么邮票弄不到。正因如此,失去了儿时那种快乐。加上发行规模大增,就象今天的股票。于是失去了收藏价值,于是也就随股市步入熊市。对着一螺螺集邮册,感觉后悔“入错行”。
80年代集邮那会,每个周末左领右舍好几个集邮的朋友,各自拿出自己的邮票,大家相互欣赏交流。现在周边没集邮的人了,就放在角落里,一年都不会想着翻开看一次。每次买回新邮票,还会莫名其妙的想为什么要买这没用的东西。
集邮长知识!而且是全方位的,因为邮票涉及古今、中外、历史、地理、天文、动物,植物,几乎无所不包,因此长知识!集邮可以陶冶情操,虽说现在邮票发行量天量,但仍掩盖不住他的文化属性!
一般邮票发行都是有某些特定的大事要事发生,而后以这是大事要事作为邮票的主题,进而发行,所以每一个邮票都代表了那个年代重要事件。集邮有助于收集了解不同年代大事的作用。
集邮也是种爱好吧,就像我喜欢收集钱币一样,不管人民币还是英磅或是美金等等,不管多少面额的我都喜欢,集邮到有年份的稀少的话那就又可以狠赚一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