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一下自身的情况吧,原来在一线(北京)上了研究生并工作了两年,今年夏天刚到二线 (天津),本来觉得两个城市离得也近,没想很多就来了,然后发现其实差别还是挺大的,虽然动车才半个小时……总体来说,在生活方面提高不少,坐地铁也挤,不过总算第二辆能上去了,房租便宜了不少,一个小开间是一线一个隔断价钱的一半,通勤时间也缩短了。但是还是感觉眼界变小了,这里也不是我的故乡,初来还是比较孤独的,确实也比一线有了更多安全感和安定感,不过目前我的工资不知道是因为刚到一个企业还是本来城市平均工资就低,也是很低的,所以有时候也会想再回去……所以各有利弊,去哪总得看现阶段自己想要什么吧。
我在成都老城区租个了房,月租2000元,跟我在深圳的房租差不多。但同样的价格我在成都老城区能租一房一厅,在深圳南山区只够租一个单间。更重要的是现住址离公司近,交通方便。早上还可以睡个小懒觉(对比深圳是懒觉),起床后到楼下吃个担担面或肥肠粉再上班刚刚好。工资方面,比深圳的低,但每月伙食费、交通费用花得少了,能剩一点小钱,周末偶尔去九眼桥的小酒吧潇洒一把,也挺满足的。
前几年从北京回老家南京,本人北京有一套200多平的房子,南京有3套小房子,首先就是感觉,街道变窄了,商场变小了,公交变小了,地铁线路变少了,玩的地方变少了,物价升高了,以前的经典小吃全部商业化了,没有原来的口味,价格翻十几倍,去哪儿都比北京贵,果断回北京,北京消费真心平民化,我等普通百姓只适合北京这种国家监管物价的地方生存,二三线城市物价真的太高了!
生活水平直线上升。不用看不起现在的二线,比如杭州宁波工资仅次于一线,房价低了至少一半。商圈密集度也高了,虽然多样性和新货比一线要入住晚点,省下的钱都可以出国了。另外生活更加多样化了,这就是为什么上海人动不动就去周边城市度假的原因。其实哪里生活好大家都懂,只是放不下曾经在一线这个凯。说实话打工仔有什么一线不一线的。现在二线能落户就不错了。
不一定在一线城市就一定会过的很好。现在许多的上班族,迫于生活的压力,他们不得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也许并没有在这份工作中做出些什么名堂,甚至他们可能并不喜欢这份工作。也许是他们自己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我很幸运,很早就接触到了日事清,把我从忙碌的生活中解脱了出来。现在每天的开始我都会给自己做个计划,梳理一天的工作。
真正的压力并不是来源于所处的城市,而是发自内心的无力感和恐慌感吧,没钱的,去到哪内心都会有无形的压力,这是生活的压力。当初觉得深圳压力大,买不起房,后来转到佛山,发现佛山的楼价也一样买不起,生活成本也没有低多少,只能充其量地说,佛山的确比深圳节奏要慢。但是!内心的压力从来就没有因为节奏慢了一点而感到压力也少了。





